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概括及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学 科 语文 版 本 人教版 期 数 3440
年 级 初三 编稿老师 李联辉 审稿教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阅读
(一)概括内容:
(1)内容解说:整体感知阅读材料的内容,能准确理解文章蕴涵的态度、观点和感情(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正确分析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思路。(如“文章记叙了两个美丽的错误,请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述”、“读完全文,请用恰当的词语说明我的情感变化”)
(2)要点概括:阅读材料后,转述文章内容。(如“通读全文,你认为准确预报沙尘暴应考虑哪些方面因素?”、“选文第3、4段依次论述了 和 。”)
(3)解题思路:摘引原句;选重要词语组合;自行组织语言概括。
读书要力求读好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有价值,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妨翻翻,发现某本书不怎么样、“风得很”、“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构成状况的道理。有的社会上普遍认为是坏的书,出于好奇心,我们总想拿来读读,其实只要不让逆反心理把我们的思维推向混乱与偏颇,在好奇心驱使下把那样的书拿来翻翻也无大碍,绝大多数读过一定数量好书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排拒那些坏书的影响。
如何有选择地读书,作者谈了四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二)结构分析:
1、要求理解文章某一环节并明了其在全文中的作用。(如“用横线标出文中插叙部分,然后说说其作用是什么”、“从结构上看,第6自然段有何作用”)
2、看似只考结构,实际上是考查对结构和内容关系的把握。如分论点及其相互关系。
3、直接考查有关结构的基本知识,如线索、照应、构思、特色等。
中校的命令
当我决定加入海军陆战队时,还不满17岁。母亲极力反对我的决定,并说我天生就不是一块当兵的料,劝我不要做当兵的梦。但最终她还是在同意服役的文件上签了字。
在菲律宾服役两年后的一天,我被传唤到中校博伊德的办公室。中校看起来很善良。但我很清楚地意识到此刻中校决不会叫我来打发时光,这是我第一次进中校的办公室。
进门时,中校正在翻阅桌面上的文件。站在他的桌前,我紧张地等他的问话。果真,中校一会儿便停止了手中的活,抬起头仔细地打量着我。然后,中校说:“我亲爱的中士,为什么你已经6个月没给你的母亲写信了?”
我的两腿开始发软,有那么久了吗?
“我没什么可写的,报告长官。”我回答。
中校告诉我,母亲已同美国红十字会取得联系,然后红十字会又把我没给母亲写信的事实报给了我的上司。接着他问:“看到那张桌子了吗?”
“是,长官。”
“打开最上面那个抽屉,你可以看到几张纸和一枝笔。坐下来,立即给你母亲写点什么。”
“是,长官。”
我完成了一封短信,并再一次站到中校的面前。
“我命令你今后每周至少给你母亲写一封信。明白吗?”
“明白,长官。”
……
这件事大概已过去了35年了。母亲已老了,记忆力开始下降,我不得不把她送到疗养院。在整理她的个人物品时,一个雪松箱子吸引了我。在箱底,赫然躺着一捆信,用一条亮丽的红丝带扎着。
我解开丝带,发现那捆信竟全是一个人的笔迹:它们就是我在菲律宾服役时被中校命令写的信。
那天下午,我在母亲房间的地板上读着每一封内容近乎同一的“亲爱的妈妈,你的儿子此刻在菲律宾给你写信,我在这儿很好,您好吗?……”之类简短的信件。我想象不出这些被强令例行公事的敷衍的话语,为什么在母亲的眼里竟是那么宝贵,并能让母亲如此用心珍藏一生……泪水禁不住顺着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