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9 22:15:5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80个字。是第二课时的,内容很不错。
  故乡(鲁迅)
  第二课时
  授课人:邱玮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中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进而表现主题的写法。
  2、掌握从外貌、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方法中分析人物性格。
  3、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是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艰辛的根源,而封建等级观念酿就的人与人之间感情上的隔膜,更加重了这种痛苦和悲哀。
  ★教学重点:
  1、学习小说中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进而表现主题的写法。
  2、掌握从外貌、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方法中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主题,认识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和人们之间隔膜的根源。
  ★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探究法指导点拨法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通过学生们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和作者)
  温故知新:
  1、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的故事情节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3、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故乡》选自《呐喊》,写于1921年,在这十年前,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
  5、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即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二、感知课文:
  请同学们简要复述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请用一个字来概括“我”回故乡最大的感受。
  2、说说“我”回故乡都感到了哪些变化?
  明确:1、“我”回故乡最大的感受用一个字概括莫过于“变”字。
  2、变化体现在:①故乡的变化。②闰土的变化。
  ③杨二嫂的变化。④“我”心情的变化。
  三、研讨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分析结果。
  (一)故乡的变化
  记忆中的故乡——神异的图画眼前的故乡——萧索的荒村
  (二)闰土的变化
  人物 角度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闰
  土 外貌 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衰老愁苦面黄肌瘦
  语言 能言善说见多识广 吞吞吐吐断断续续
  动作 轻快灵活 麻木迟钝
  对“我”的态度 热情友好友谊真挚 毕恭毕敬有厚隔膜
  对生活的态度 充满希望没有忧虑 悲哀痛苦乞求神灵
  ●闰土二十多年来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明确:表层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深层原因——农村经济衰败,农民生活贫困,封建传统等级观念毒害。
  ●人物形象分析:闰土善良、淳朴,生活困苦,精神麻木,严重受到了封建传统等级观念的毒害,是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