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70字。
记叙文、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
审准题意是作文成功的关键。这里主要谈谈记叙文、议论文的审题与立意的问题。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命题作文型的审题立意要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 明确题目的中心和重点
题目的中心词给我们提示文章的中心,题目的重点词给我们暗示了主题思想(或中心
论点),所以明确中心和重点非常重要。我们要从题目的语言结构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情况如下表:
题目 表达形式 中心(词) 重点(词)
忙 一个字 与忙有关的人、事、物 忙的特点:虽累但美
转变 一个词 转变 变
在自然中生活 偏正短语 生活 自然
带着感动出发 偏正短语 出发 感动
不要轻易说“不” 动宾短语 “不” ①轻易,②说
良心无价 主谓短语 良心 无价
举手投足之间 介宾短语 题目所隐含的“怎么样” 举手投足
自由与纪律 并列短语 自由、纪律 两者表面对立矛盾,实为相互依存关系
偏见与关爱 并列短语 偏见、关爱 两者是非取舍关系
和而不同 并列短语 和、不同 两者并列平等的共存关系
吸收与给予 并列短语 吸收、给予 两者互为条件关系
春来草自青 句子 春来、草青 ①两者的条件关系
②自
世界有了我们更美丽 句子 世界美丽 更
微笑是把神奇的钥匙 句子 微笑 神奇的钥匙
我想握住你的手 句子 握住你的手 想
观察这张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表达题目中中心事物的那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就是该题的中心,表达对该事物态度之类的动词或形容词,或者反映该事物的情态的副词,就是重点。这是一般的规律。有时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语感好,常常判断得又快又准确,因此,要把语感和规律结合起来用。
(二) 审准题目中的五要素和两“语”
明确题目的中心和重点,只是对题意的初步理解,审题不能停留在这上面,而要在此
基础上深入下去,审出题目的五个要素——理、情、境、路、体,审准题目的两“语”——提示语和要求语。
1、审题中理
每个题目都明显或不明显地含有一定的道理,审题时一定要把其中所含的道理审出
来。比如“春来草自青”(2008年山东卷)这个题目,我们可以这样思考:春来草青这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但草青要有两个条件:①春来,②“自”。春来是基础,是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就不能有草青,换言之,春(春天或春风)来了,给草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及发展机会。而且“春来”是一种物侯,一年四季,四序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肯定会来,一旦来了,就必然有“草青”的结果,因为“自”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自然有,不需要刻意求成,如果机会没来,条件没成熟,刻意去强求也无用。这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一切富于生命力的万物来说,不应惧怕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条件一旦成熟,机遇一旦来临,就自然展现生命的本色,收获美丽的果实,应对生活和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