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4张,从梦境之景、之情去读懂诗人之心,真正的认识李白,读懂本诗。附教案。
约3700字。
《梦游天母吟留别》
作者:李白
执教:安乡职业中专学校
侯锦红
2008年11月
《梦游天母吟留别》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李白,了解李白诗歌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熟悉诗人当时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
3、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
4、在理解诗歌的抒情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课文是重点。
教学重点:
诗人抒情的手法及其浪漫主义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反复吟诵,教师利用多媒体屏幕投影讲述。
教学设想:
本诗反映诗人的思想情绪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归类。本节课我们从梦境之景、之情去读懂诗人之心,然后由学生探讨总结,真正的认识李白,读懂本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时隔10个世纪,在封建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继披香草散步汨罗江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漫主义诗人向我们款款而至。他是谁呢?先别急着翻课本,让我吟出他的诗句,我们来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