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5570字。
2008-2009学年语文必修1第一二单元水平测试
泉州一中 谢贵荣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识记基础(18分)
1.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4分)
(1)怅寥廓,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恰同学少年, ; ,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 。(徐志摩《再别康桥》)
(4)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 ,消散了 ,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 。(戴望舒《雨巷》)
(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司马迁《荆轲刺秦王》)
(6)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换了人间。(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7)俱往矣, ,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8)己所不欲, 。(《论语》)
(9)知者乐水, 。(《论语》)
2.填空。(4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 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荆轲刺秦王》选自经西汉刘向整理的 ;《国语》是一部语录体的 史书,主要记载西周末年到春秋时期鲁国贵族的言论;司马迁所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课内积累(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翻译7分;共34分)
3.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拜谒(yè) 长篙(hāo) 火钵(bō) 浪遏(è)飞舟
B.忤视(wǔ) 刀俎(zù) 变徵(zhēng) 目眦(zì)尽裂
C.玉玦(jué) 美姬(jī) 颓圮(pǐ) 挥斥方遒(qiú)
D.卮酒(zhī) 厚遗(yí) 瞋目(zhěn) 百舸(gě)争流
4.下列各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彳亍 凄婉 笙箫 劳苦功高
B、雾蔼 斑斓 漫溯 民不聊生
C、云宵 萧瑟 峥嵘 浅尝辄止
D、璀璨 保姆 激扬 秋豪无犯
5.下列各句全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⑤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⑦唉!竖子不足为谋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⑤⑦ D、③⑥⑧
6、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刻毒
B、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假如没有。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没:没收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悬赏
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置:准备
大行不顾细谨 行:作为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越国以鄙远 ③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④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⑤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⑧素善留侯张良 ⑨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A、①②⑦\③④\⑤\⑥⑨\⑧ B、①②⑦\③④⑤\⑥⑨\⑧
C、①⑦\③④\⑤\②⑥⑨\⑧ D、①⑦\③④\②⑥⑨\⑤⑧
8.下列各组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子犯请击之 左手把秦王之袖
B.燕王拜送于庭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
D.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而乃以手共搏之。
9.下列句中的“为”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臣为韩王送沛公 ②君为我呼入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④且为之奈何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⑥客何为者 ⑦窃为大王不取也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B、①②④\③⑤⑥⑦\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