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珏之死》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9 10:15: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630个字。
    《瑞珏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圈画、品味作者对觉新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认识人物的性格特征。
  2.通过齐读、分角色读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体会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
  3.体会社会背景对小说人物的影响。
  说明:
  课文《瑞珏之死》选自巴金的小说《家》,其中主要人物觉新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人,他在内心深处郁积着个性自由的渴望,而在行为上却又是一个屈从于封建势力的孝子贤孙。本文正是从觉新这样一个既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又死心塌地去维护封建礼教的矛盾的性格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实质。教师可以从他行为和思想的矛盾为切入点,通过对觉新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的研读,深入剖析他这种矛盾性格形成的社会必然性。从而达到理解小说的社会背景对人物性格的影响。让学生逐渐产生觉新的悲剧是封建社会所有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认识。因此,课堂上的朗读是关键所在,教师可适当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朗读—点评—再朗读—再点评”教学活动的循环使用,让学生渐渐的走进觉新复杂的内心世界,并由此体会他当时的那种既无助又无奈,最后几乎崩溃的情感,进而顺其自然的究其形成的必然的社会原因。
  2.难点:帮助学生穿越时光隧道,尽快地走进作者所渲染的当时的社会背景。
  说明:
  由于学生对封建礼教的不甚了解(最多偶尔听说过),文中的瑞珏看似死于生产过程中的意外,而这意外本身即在现如今医学发达社会也是难免之事,因此,学生往往会按照现今他们的情感价值观来过于推敲这一情节,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学生引导到剖析人物性格并探究其形成原因这一思路上,根据学生喜欢表演这一心理,采用先朗读,然后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再朗读,再对朗读加以点评(以文本为依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