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ppt14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7.0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8/9 9:05: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39张,另有教案。
  风   筝
  (共1课时,第1课时)
  备课人:张国华                           备课日期:2007 年11月30日第五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鲁迅先生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文章主旨,获得思想启迪。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领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章那声色兼备,形象鲜明的语言。
  1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文章主旨;
  2品味文章那声色兼备,形象鲜明的语言。
  教学准备 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文章主旨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幻灯片) 
  看图,图上的孩子们在进行什么游戏呢?(放风筝) 
  这是一项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放风筝时,我们可以“上观白云朵朵;下览绿草茵茵”。尽情地感受春的气息,这是何等的惬意!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地享受这份放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走进那个时代,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 
  板书:风筝  鲁迅
  二,简单介绍鲁迅 
  (幻灯片)
  鲁迅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浙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他的作品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作品都收集在《鲁迅全集》里。《风筝》一文选自《野草》。
  三,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风筝》。根据课文思路填空。(事先板书在黑板上)
  过渡:“风筝是春的使者!”人之常情,见到风筝应该是愉快的。然而,作者“我”见到风筝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齐答: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1我为什么惊异?(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开始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
  2我为什么悲哀?(见到风筝,“我”不禁睹物生情,不由想起二十年前埋下的让“我”深深忏悔的种子--自己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的一幕,也就是践踏风筝的一幕。)(板书:悲哀) 
  过度:“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内容是什么?请在原文中找到。
  四,研读“忆风筝”部分,挖掘主旨 
  (一)解读“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绝望地站在那里。” 
  (出示幻灯片)“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绝望地站在那里。”(齐读) 
  1,圈出其中表示我的动作或神态的字词。你认为作者当时的行为是一种怎样的行为?(板书:蛮横无理)
  2,当我毁坏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的“蝴蝶”风筝时,小兄弟有何反应?(板书:悲伤绝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