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590字。
《岳阳楼记》课文全解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谪zhé: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百废具兴:各种该办而未办的事都兴办起来。
胜状:胜景,好景色。
浩浩汤汤shāng:形容水势广大,汹涌壮阔。
朝晖huī夕阴:早上阳光照耀,晚上乌云蔽天。形容天气变幻不定。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霪雨霏f…i霏:连绵不断的雨纷纷洒落。
日星隐曜yào: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隐曜,藏起光辉。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云国怀乡,忧谗畏饥:离开朝廷,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自己。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心旷神怡yí: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彬州(陕西彬县),后迁居平江(江苏吴县)。范仲淹生于公元989年(宋太宗端拱二年)八月初二,两岁时,父范墉病故,母谢氏,贫无依靠,改嫁朱文翰(当时任平江府推官),仲淹遂改名朱说。四岁随继父北归长山县(现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年稍长,继父让其学习商贾技艺,皆不喜爱,唯愿读书。因随母改嫁倍受歧视,加之家境贫寒,范仲淹自幼形成自强不息的性格。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范仲淹到长白山醴泉寺借读,刻苦自律,倍受磨难,每日“画粥断齑”,笃学不辍。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得知身世后,前往河南应天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士,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29岁,复范姓,改名仲淹。后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战功显赫,又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相关知识:
⑴雄踞岳阳市西门城头的岳阳楼,建筑精巧雄伟,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岳阳楼是什么时候建的,说法不一。一般都认为它始建于唐,北宋年间重修和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