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5040个字。
峨边彝族自治县适应性考试九年级
语文试卷
2008年4月
一、语文素养(42分)
1. 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诗句。(12分)
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花草的句子是:,。
②岑参《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殷殷思乡怀亲的叮嘱语是:,。
③勉励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的同学,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流传最广的名句:
,。
④,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⑤《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范仲淹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⑥已知泉路近,。(夏完淳《别云间》)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加点部分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缀泣(Zhuìxì)啮齿niè 承蜩(zhōu)
B. 清冽(nīè) 广袤mào 沉缅(mián)
C. 竦峙(sǎnɡzhì) 羸弱(léi)追溯sù
D. 颦蹙(pínɡcù)萌发mén 骈进(bìn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 他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同学,对老师的教导,总是洗耳恭听,俯首贴耳。
B. 这个班的纪律非常好,上课时大家都哑口无言,坐得端端正正。
C. 球赛输了没关系,我们抓紧总结经验,下次争取死灰复燃嘛。
D. 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
4.读杜甫《春望》,根据提示,在后面赏析性文字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本诗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诗的后四句,写春望之情,重点在遭乱思家和因伤时而焦急难耐两点上,它的中心,可用颔联的“感时”与“恨别”二语来概括,从结构上看,“感时”有的作用,“恨别”有的作用。颔联二句是古今传唱的感时伤世的警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直接就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一种是变通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这时应理解为两句均分别省去一个动词、。
5.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在双目失明、全身体瘫痪前,用了三年时间写成的。
B.《骆驼祥子》和《芦花荡》的作者都是现代作家,《昆虫记》和《名人传》的作者都是英国人。
C.《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简•爱》中的简•爱都是美丽善良、敢于追求爱情的才女。
D.《格列佛游记》和《儒林外史》都运用了讽刺的艺术。
6.仿写(4分)
续写两句,构成语意前后连贯的话。
我是开拓者,垦荒山为良田,播下希望的种子;,,;,,。
7.综合性学习(6分)
假如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的一个时间采访了一位你最喜爱的、最有希望在这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著名运动员,请你简要写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收获
①语文方面的收获是:
②体育方面的收获是:
③其它方面的收获是:
8.探究性学习(4分)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至少写出两个不同的寓意
一个小孩子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是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孩子又问:“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像一元。”小孩子再问:“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