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90个字。
《实验精神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教案
丁肇中
教学目标:
1、 借助了解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事业上的辉煌成就及“奇”人“怪”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材料见后附。
2、 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写法,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3、 真正认识实验精神对中国学生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中心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
2、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落。
3、 在熟读课文的情况下,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 在本文中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我想跟青年朋友们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 请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3) 请用一段话概括什么是“实验精神”?它和实验有什么区别?
(4) 作者为什么要特别对中国学生提出“实验精神”这个话题?(请指出具体段落并加以概括:在中国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以自身的经验为例,死用功,一切都遵照老师的指导。)
(5) 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不是消极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的和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6) 作者说,不管是研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能举出科学探求的例子来印证就更好。
(7)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意义有两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