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港的变奏》课堂实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00字。
《汉堡的变奏》教学实录
一上课。我与学生一道先看目录,了解本学期的课文及体例。
并告诉学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与中学有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接下来,我说,不知你们中学语文课老师是怎么上的?
学生说,就是老师一直讲,直讲到不考的文章,才不说。
我说,哦,那林老师上课可跟你们老师有些不同哦。我特别要求大家一定要注意:
我在黑板上写上初恋(学生直笑),我说不是初恋,而是初感。接着把恋擦掉。写上感。
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同学在不看阅读提示的情况下,自已去面对课文,你的所思所想,你的喜恶都可以说,只有尊重自已的个体感受,我们才能谈到如何来阅读一篇课文。
所以,我特别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在预习时写下自已的初感。
好,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感悟的,自已去看,去感受。
我则在教室视看。
教室很静,大伙都在看。我发现有三两个学生,估计没休息好,在趴着。我轻拍他们。
发现大伙看了差不多。我说,我们展开小组竞赛,大伙来比比看,看哪组说得好。你们派代表。
我先叫第一组的吴小伟,他说,没感觉。
我把他的话写在黑板上,大伙都在笑,觉得很新鲜。(这样的话也能上黑板,但是我尊重每个学生的感受。)
我说能不能说具体点,为什么没感觉?
他说看不出来。看不出阅读提示中的话“表现了中国海员工作的爱国热情”。
我说,你的意思是文不对题。他说是。
我说,真是这样吗?
第二组一女生说,工作认真,不马虎。象第三十段,作者用排比句式,表现了这点。
我说是吗?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不是象她所说的呢?
果然,文章确实用了三个排比叙述了工人绑扎的情况。我让学生朗读了这段。
读毕,我说女同学分析得不错。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此段的最后一句话,“这一切,都是为了在四个现代化的储蓄罐里投下一枚枚外汇。”我说,如果前面是叙述的话,这是议论。大家在阅读记叙文时,一定要关注议论,它往往是理解全篇的关键话语。
第三组一男生说,我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说是吗?何以见得,他说面对外国人的难,中国人丝毫不屈,并且出色的守完成。我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嗯,我把他的话板书在黑板上,。
我问,课文的标题,汉堡在哪里?
学生答德国。我说,是了。今天的故事发生在外国,我们中国人在国外为国家得荣誉,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我趁势说,大伙注意标题,什么是变奏?
大伙记下来。我板书。
我说一个百年潜口,因为一艘船的到来改变了节奏,如果把题目变成“轰动汉堡的特大新闻“,好不好。
生答,不好。太直接了。还是原来的题目显得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