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3300个字。
2008年中考复习一本全
目录
编者按
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一节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第二节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第三节 品味文中关键语句
第四节 了解表达方式的特点
第五节 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第六节 形成问题意识,表达独立见解
【记叙文试题精编】
(一)父 亲
(二)闻起来像妈妈一样
(三)雪后的阳光
(四)白云深处
(五)最后一束康乃馨
(六)母亲的事与儿子的事
(七)最美的力量
(八)胡萝卜、鸡蛋和咖啡
(九)美国新生上哈佛
(十)奔跑的母亲
(十一)最美的嫁衣
(十二)松子茶
(十三)永不受伤的飞翔
(十四)别饿坏了那匹马
【07年外省市中考题】
(一)13元“遗产”
(二)被遗忘的稻草
(三)不知有花
(四)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五)狗 事
(六)看山老爹
(七)妈妈的手
(八)那只天真的豹子
(九)让父亲不再辛酸
(十)让我看着你
(十一)生命的声音
(十二)我的父亲爱迪生
(十三)我的父亲母亲
(十四)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十五)竹 篾
(十六)做自己的预言家
【说明文试题精编】
(一)奥运场馆“鸟巢”
(二)饮 茶
(三)空天飞机的身影
(四)信息化服务平台——市民的“数字智囊”
(五)三峡猿啼之谜
(六)如果没有火山
(七)古诗词中的华夏春天
(八)纳米卫星
(九)母亲河的自述
(十)喜马拉雅冰川消融
(十一)“平台”,书面语中新热点
(十二)擦去蒙娜丽莎的岁月痕迹
【07年外省市中考题】
(一)海底飞船
(二)热心的海葵
(三)开发空中水资源
(四)海豚的神秘语言
★(五)翩然出世“中国印”
(六)温度的百变魔法
(七)清香四溢荷花联
(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九)惕啊,无声无息的土壤杀手
(十)没有尘埃好不好
(十一)低温世界妙趣横生
(十二)奇妙的对称世界
(十三)虚拟电厂
(十四)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
(十五)鹦鹉鱼的睡衣
(十六)“怕痒树”——紫薇
【议论文试题精编】
(一)为别人鼓掌
(二)人生四堵墙
(三)学 贵 质 疑
(四)感 恩
(五)写 话
(六)让科学之光洒满成长的心灵
(七)读“死”书与读“活”书
(八)语言文字是民族生命的一部分
(九)新年话惜时
(十)凹凸的启示
(十一)
(十二)美的断想
(十三)北京文化的历史内蕴
(十四)滋 味
(十五)读书的回昧
(十六)谈 治 学
(十七)在磨砺中成长
【07年外省市中考题】
(一)★小处的优美与大处的壮阔
(二)衡量幸福的新标准
★(三)不要过分在意别人的小疵
★(四)独处与思考
(五)谁该为中国人汉语功底寒心
★(六)善败者不亡
★(七)感谢苏东坡
(八)望人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九)征服还是被征服
(十)和谐如山景
(十一)诗中有科学(节选)
(十二)读书小语
(十三)演奏快乐
(十四)魅力
(十五)给自己树一面旗帜
(十六)人生是立体的
(十七)大国的随想
(十八)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
(十九)博客
第二章 文言诗文阅读
第一节 背诵、默写古诗文
第二节 理解、辨析词义
第三节 解释、疏通句意
第四节 分析、概括语段主旨
第五节 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文言文试题精编】
[S版文言文]
(一) 周公诫子
(二) 马说
(三) 河中石兽
(四) 扁鹊见蔡桓公
(五) 晏子使楚
(六) 童区寄传(节选)
[新教材文言文]
(一) 公输
(二) 口技
(三) 周亚夫军细柳
(四)陈胜世家
(五)黠鼠赋
(六)岳阳楼记
(七) 活板
(八) 卖油翁
(九)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十) 黔之驴
(十一)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十二) 枭将东徙
[S版和新教材共同文言文]
(一) 捕蛇者说
(二) 曹刿论战
(三) 周处
(四) 核舟记
(五) 桃花源记
(六) 出师表
(七) 狼
(八) 醉翁亭记
(九) 登泰山记
(十) 黄生借书说
(十一) 小石潭记
[课外文言文]
(一) 曹彬仁爱
(二) 狄仁杰
(三)巨商蓄鹦鹉
(四)鲁肃简公二事
(五) 猿母中箭
(六) 韩休为相
(七) 洪承畴二事
(八) 刘南垣开喻门生
(九) 明成祖讲官
(十) 银烛
(十一) 知人
(十二) 谲判
(十三) 物破自有时
(十四) 赵人患鼠
(十五) 登泰山记
(十六) 鸟 说
(十七) 说马
(十八) 东坡逸事
(十九) 君子济
(二十) 赵母训子
(二十一) 司马温公故事二则
(二十二) 李文定报德
(二十三) 句章野人
(二十四) 善士于令仪
(二十五) 王德用有量
(二十六) 李崇断案
(二十七) 顾况
(二十八)人虎说
(二十九) 陶侃惜谷
(三十) 凿壁借光
(三十一) 弈喻
(三十二) 去私
[新增课外文言文]
(一) 原谷谏父
(二)动筒尝于国学
( 三) 司马懿与诸葛亮
(四) 迂公修屋
(五) 辽阳妇拒贼
(六) 晏子之御
(七) 王华还金
(八) 马价十倍
(九) 阎百诗天质奇钝
(十)鲁人徙越
(十一) 徐文贞宽厚
(十二) 景公闻命
(十三)嘉定县吏人
(十四)齐桓公好服紫
(十五) 为朝廷用人
(十六) 威宁伯北伐时
(十七) 卞庄子刺虎
(十八) 岳正大胆
(十九) 顾亭林先生勤学
(二十) 陆清献公
(二十一) 王翱
(二十二) 顾欢勤学
(二十三) 杨公翥有厚德
(二十四) 田公文镜抚豫
(二十五) 章公懋为祭酒
(二十六) 陆陇其为令
(二十七) 许姓方士
(二十八) 论画
(二十九) 狄青为将
【2006年、2007年外省市文言文精选】
(一) 陈涉世家(节选)
(二) 吴富遗事
(三) 桃花源记
(四) 太宗论盗
(五) 马说
(六) 师旷
(七) 岳阳楼记
(八) 曹刿论战
(九) 邴原少孤
(十) 邹忌讽齐王纳谏
(十一) 范元琰为人善良
(十二) 《孟子》二章(节选)
(十三) 董永
(十四) 送东阳马生序
(十五) 读书佐酒
(十六) 范仲淹
(十七) 心不在马
(十八) 《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
(十九) 出师表
(二十) 为 学
(二十一) 岳阳楼记
【2007年中考试题汇编】
1. 2007 年陕西省试验区
2.2007年福建省漳州市
3. 2007年广东省汕头市
4. 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
5.2007年湖北省黄石市
6. 2007年湖北省随州市
7. 2007年吉林省
8. 2007年吉林省长春市
9.2007年江苏省南通市
10. 2007年江苏省常州市
11. 200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
12.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
13.2007年江苏省扬州市
14.2007年江西省
15.2007年辽宁省大连市
16.2007年山东省德州市
17.2007年山东省滨州市
18.2007年山东省青岛市
19.2007年山东省淄博市
20.2007年上海市
21.2007年四川省成都市
22.2007年四川省安岳县
23.2007年四川省乐山市
24.2007年深圳市
25.2007年浙江省义乌市
26.2007年浙江省丽水市
27.2007年浙江省绍兴
28.2007年浙江省温州市
29.2007年浙江省金华市
30.2007年浙江省衢州
第三章 写作
第一节 明确写作要求
第二节 掌握记叙能力
第三节 打好议论基础
第四节 把握说明要点
第五节 学写随笔
第六节 学写应用文
第七节 重视材料作文
【试题精编】
第一部分:基础题
第二部分 拓展题
编者按:本试题库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各位老师在使用时要首先领会“基本要求”,其次分析“学习引导”,然后瞄准“能力聚焦”,有选择地采用“试题精编”。并结合具体学情,最大限度发挥其实效。
若有疑问请与教研员联系。祝2008年嘉定区中考再上一个台阶。
《初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与试题精编(修订本)
第一章 现代文阅读
六到九年级“识字写字”和“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1)巩固2500个常用汉字,并将识字量扩大到3500个;能随阅读材料,依据自己的能力,继续扩大识字量。能正确理解、运用3500个汉字。
(2)正确书写3500个汉字。能写楷书和行书,做到姿势正确、书写规范、字迹清楚、文面整洁。
(3)能独立阅读课文,体验并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观点,有自己的感受;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4)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语言能力结合文本内容,发现并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能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典范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特点;理解设问、反问、对比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能结合阅读感受,分析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
(6)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问题意识,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能运用注释、工具书以及有关资料,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能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与作者对话,与同学、老师交流,能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7)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每分钟阅读字数不少于300字,并能把握文章的要点。
(8)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相关知识,扩展阅读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主动与他人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感情;培养围绕某一问题作深入研究的意识。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六到九年级“识字写字”和“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1)巩固2500个常用汉字,并将识字量扩大到3500个;能随阅读材料,依据自己的能力,继续扩大识字量。能正确理解、运用3500个汉字。
(2)正确书写3500个汉字。能写楷书和行书,做到姿势正确、书写规范、字迹清楚、文面整洁。
(3)能独立阅读课文,体验并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观点,有自己的感受;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
(4)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语言能力结合文本内容,发现并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能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典范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特点;理解设问、反问、对比等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能结合阅读感受,分析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
(6)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问题意识,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能运用注释、工具书以及有关资料,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能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与作者对话,与同学、老师交流,能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7)有一定的阅读速度,每分钟阅读字数不少于300字,并能把握文章的要点。
(8)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相关知识,扩展阅读内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能主动与他人探讨问题、交流思想感情;培养围绕某一问题作深入研究的意识。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
第一节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基本要求】
1. 能独立阅读文本,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文本内容。
2. 能沉浸文本,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阅读文本时有自己的感受。
【学习引导】
1.理解文章的主旨
所谓主旨,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中的集中体现。主旨是作品的灵魂和核心,它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题旨、要旨、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等,都是主旨的别称。
理解主旨一般可分为两个步骤,先是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和大意,然后提炼和概括主旨。提炼文章的主旨与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抓住作品中的关键语句,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才能把握作品的重点和精神实质,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2.把握文章的内容
把握文章的内容,与理解文章的主旨相辅相成。在阅读时要清楚地知道文章“写了什么”、“为何这么写”。
阅读以叙述、描写方式为主的文章,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抒了什么情,并将文中表达的内容与反映的时代,作者的生平、处境等联系起来思考,把握住文章的整体内容。
阅读以说明方式为主的文章,最重要的是把握说明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特定的说明对象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重要标志。实物的特征往往体现在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发生发展过程、制作方法、效用功能等方面;事理的特征往往体现在概念、种类、本质、变化规律和应用方法等方面。
阅读以议论方式为主的文章,最重要的上抓住文章的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它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把握论点是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关键所在。要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首先得从全文内容着眼来分析,应该在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段意、分析各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因为文章的内容、论证说理的步骤层次,乃至语言的运用,都是以中心论点为依据来安排和选择的。论点一般用判断来表书,因此文中能统摄全文内容,提挈全文材料的简明确切的观点性文字便是全文的论点。
3.体悟作者的感情
阅读现代文,尤其在阅读文学类作品时,要求能沉浸到文本之中,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能依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水平、知识水平,用想象、联想等方法来感受作品,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能从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