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A、B两卷,约7298字,题型新颖、设计灵活、答案详细。福和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 一 语 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I、II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 I 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基础知识(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 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 gĕ ) 方遒( qiú ) 蜷伏 (quán ) 迄今( qì)
B.罗绮( yǐ) 霉菌(méi ) 翡翠(fěi) 漫溯( sù )
C.脊背(jǐ) 挫败( chuò) 溢出(yì ) 棱角 (lǐng )
D. 灼热(zhuó) 鞭苔( cī) 沉淀 (diàn ) 绽放 (zhà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荫庇 怂恿 驰聘 悠然自得 B 寒暄 气概 敷衍 钩心斗角
C 竟争 遏制 惆怅 素味平生 D 信扎 掂量 漫溯 蹑手蹑脚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他们采取因场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稳妥转变企业体制。
B .他这个人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他都记在心里。总是要找个机会给人穿小鞋。
C .中国人入世成功,可谓大快人心。
D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切困难都可迎刃而解。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要避免这类违反校纪的事件不再发生。
B .能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C .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D .英国一本杂志社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5.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语句间的标点不考虑)( )
曾宪莘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资额超过4亿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钱快乐?曾宪莘 先生这样回答:“__________.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
(1)我不算有钱人 (2)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烦恼 (3)有钱不一定快乐 (4)看你怎样用 (5)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
A . (1)(2)(3)(4)(5) B . (1)(5)(2)(3)(4) C .(2)(4)(3)(1)(5) D.(2)(3)(4)(1)(5)
6.下列作家\作品\朝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牧——《泊秦淮》——唐朝 B.闻一多——《红烛》——现代
C.苏轼——《永遇乐·赤壁怀古》——南宋 D.艾青——《我爱这土地》——现代
7.下列句子与课文表述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金块珠跞,鼎铛玉石,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B.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C.使天下之人,不敢怒而敢言。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瓦缝参差,多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与市人之言语。
二、文言文阅读(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8-10题:
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塘①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及敬达败,砺入契丹②。
后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上顾通事③高彦英曰:“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及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遂杖彦英而谢砺。
会同初,升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太宗伐晋。入汴,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辈肆杀掠。砺奏曰:“今大辽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