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30字。
《逍遥游》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4、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5、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重点难点 目标2、3、4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先秦诸子中能自成一家,别树一帜,具有独特性格的就是庄子。提起庄子,大家应该能够想起高一我们学过他的——《庄子•秋水篇》。《秋水篇》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的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们就知道了庄子散文的一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庄子的代表作,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就。题为——《逍遥游》。
二、解题及作家作品(见课件)
1、庄子和《庄子》简介
庄子(公元前369-286),名周,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的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一书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庄子》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2*同学们还知道其它几位先秦著名思想家的名字、原名和代表作及思想派别吗?
儒家:孔子(孔丘)--《论语》 孟子(孟轲)--《孟子》 荀子(荀况)--《荀子》
道家:老子(李聃)--《老子》(《道德经》) 庄子(庄周)--《庄子》(〈南华经〉)
法家:韩非子(韩非)--〈韩非子〉 兵家:孙子(孙武)---〈孙子兵法〉
为何以\"子\"称之?(\"子\"是古代对有道德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道家思想又叫什么?(老庄哲学)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崇尚自然,主张相对论,认为万物一体,主张无为而治。)
同是道家,庄子与老子有何区别?
老子 以箴言表达 凭直觉感受 微笑待人 说给心听 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