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20字,为《石钟山记》每段文言语法学案并附有答案。
《石钟山记》每段文言语法学案
学习目的
1.学习“焉”“以”文言虚词 和“得”“相”“是”等文言实词的用法。
2.理解掌握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差别,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式,
第一段:
一、重要虚词解释
澎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
今以钟磬置水中( )
而此独以钟名( )
二、重要实词解释
1水石相搏( )( )
2是说也( )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4至唐李勃始访其踪( )
5北音清越( )
6桴止响腾( )
7余韵徐歇( )( )
三、指出活用的词语,并且指出用法和它的词语解释
1微风鼓浪( )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
3而此独以钟名( )
四、指出通假词语并解释
南声函胡( )
五、特殊句式要求翻译原句
1、定语后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
2、判断句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第二段
一、重要虚词解释
微波入焉( ) 硿硿焉( )如乐作焉(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二、重要实词解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 )临汝
2.而长子迈将赴( )饶之德兴尉
3.余固( )笑而不信也
4.森( )然欲搏人
6.涵淡澎湃而为此( )也
7.因( )笑谓迈曰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
8.舟人大恐( ) 大声发于水上( )
9.有大石当中流( )( )
10.余方心动( )( )
11.空中而多窍( )
三、词类活用指出用法并且解释
1、涵淡( )澎湃而为此也
2、余自齐安舟适临汝( )
3、大石侧立千尺( )
4、磔磔云霄间( )
5、噌吰如钟鼓不绝( )
6、不知其深浅( )
四、特殊句式要求翻译原句,并举出曾经学过的相应的句式。
1、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
翻译:
相同句式:
2、此鹳鹤也
翻译:
相同句式:
第三段
一、解释加点虚词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二、解释加点实词
1、臆断其有无( )
2、殆与余同( )
3、言之不详(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
4、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
5、此世所以不传也( )
6、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
7、自以为得其实( )
8、余是以记之( )
9、盖笑郦道员之简( )
三、词类活用指出用法并且解释
事不目见耳闻( )( )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
四、特殊句式要求翻译原句判断句
此世所以不传也。
翻译:
附(答案)第一段:
一、重要虚词解释
澎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 助词,不译 )
今以钟磬置水中( 介词,把 )
而此独以钟名(介词,用 )
二、重要实词解释
1水石相搏( 偏指一方,指水 )(击,拍 )
2是说也( 指示代词,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