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教案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0 19:11:1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40字。
十    想北平
     闸北教育学院  赵诚
教学目标
1、              抓住本文独特的切入视角,体会作品简练、纯净、俗白的语言美。
2、              感受理解作者对北平眷念的情感美。
说明:
北平是古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有独特的世态人情,有写不尽的帝王的或平民的、历史的或现实的、传奇的或通俗的人与事;作者是享誉世界的大作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为数不多的语言大师之一。然而,老舍先生在本文中,既非以作家的身份,亦非以小说的样式,更非以鸿篇巨制的形态来写北平;作者只是从一介平民的视角,以一个离家多年、漂泊在外的游子身份,凭借着千字散文的短小篇幅,抒写对故土北平的深深眷念、款款相思,这一特殊视角决定的写作对象——北平的特定内容以及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因素——这是我们解读本文的切口与关键。
     语言大师的作品,自有其独到的魅力。本文的语言美也是我们欣赏、品味的一道佳肴醇酿。老舍先生的语言具有浓郁的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又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即使是这样的一篇思乡的小品文同样也表现了这一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恰当的选材;平民的视角
2、              难点:  对故土情感的开掘与表达
说明:
作者的身份决定选材的角度。在本文中,作者将“北平”视为“家”,自己是游子。游子想家如同赤子思念母亲。正因为如此,文中的北平,读者看不到威严的宫殿、雄伟的城楼、繁华的都市、熙攘的人流,也同样读不出沧桑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沉淀的记忆、压抑的霸气……我们看到的、想到的、感受的只是家------一个住着年迈的母亲,有着幽静的庭院,长着普通的植物花卉,显得安适、温馨的家。“家”,永远是游子梦牵魂绕的地方,是漂泊者永远的心灵的港湾。
   散文是美文,是言情的载体。对故土的依恋、相思,是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也是本文的主旨。从情感因素的构成看,其字里行间流露的是真挚的“赤子之情”、“偏激之情”和“故土之情”,而这三者又水乳交融,显得自然而动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扣住课题导入
抓住本文主旨1、      抓住“北平”与“北京”这对同一概念。明确本文的写作时间
2、                 “想北平”意味着什么?
3、                 “想家”应具备哪些因素?学生交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