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题,约5130字。
高一语文综合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8题:
(1)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2)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3)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4)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5)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进行谈判,( )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6)_________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________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7)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8)我们等待了三十三年,再加上十五年,就是四十八年,我们是在人民充分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如此长期等待的。(9)①如果十五年后还不收回,②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我们,③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④自动退出政治舞台,⑤没有别的选择。(10)所以,现在,当然不是今天,但也不迟于一二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11)我们可以再等一二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长时间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_______。
2.句(5)( )内应该填入的词是( )
A.商量 B.商讨 C.商谈 D.磋商
3.句(6)的空格中填入的关联词最适当的一组是( )
A.如果 甚至 B.即使 因而
C.如果 当然 D.只要 因而
4.句(9)是一个多重复句,其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这段文字共有11句,如果分为三个层次,较恰当的一种划分是( )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6.句(11)中“肯定”一词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段文字的主旨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本段文字感情色彩体会正确的一项是:( )
A.热烈而深沉的爱国立场,收回香港的坚定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B.对晚清政府和李鸿章的切齿痛恨
C.对收回香港的焦虑和期待之情
D.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和不辜负人民信任的决心
(二)阅读下文,完成9-13题:
科研成果、技术发明,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有的甚至可以彪炳史册,但是在刚刚发明的时候却是不成熟的,不能直接应用于生产和商业。例如爱迪生发明的第一个用贵金属为灯丝的电灯泡,法国的柯格诺特发明制造的与步行速度差不多的火车,这些技术发明后,都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熟化过程,才转化为实用技术。因此没有一系列的转化工作,技术发明是不能成为生产技术的。
我们将一项新产品或新工艺概念由产生,经过(a)、(b)、(c)、(d)到市场销售的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称为技术创新。
“创新”和发明不同,它的含义更广,它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某种新因素。一种新的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人们的经济活动中的时候才能成为“创新”。
对某一具体的技术创新,通常经过实验室研究阶段,开发研究阶段(也称“中试阶段”),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