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27 10:11:14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5420字。晏子使楚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王曰,何坐?    置之坐上。     但坐观罗敷。
B.期年之后。     祭祀必祝之。   齐之习辞者也。
C.寡人反取病焉。  勿使反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D.所以然者何?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将军之高义。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下列句子中,没有省略成分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王好战,请以战喻。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晏子)是齐国很会说话的人,现在刚刚到达。
B.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因为他来了,(所以)请允许我们把一个人捆起来从您跟前走过。 C.缚者曷为者也?——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它的)人民喜欢偷盗?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楚君臣将“一个齐国人”偷换成“所有齐国人”以图羞辱齐使者的伎俩,被晏子一眼看穿;晏子以其外交上的机智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B.楚君臣选择“酒酣”时推出一被绑者,目的是解除晏子的戒备,使晏子面临受辱而应对不暇。
C.晏子“避席”即对,可见其不但善长辞令,而且任何时候都不忘国家使者维护国家尊严、百姓声誉的神圣职责。
D.楚王因为妒忌晏子的辞令就和身边的人一起设置圈套为难晏子,没想到晏子这位“圣人”很严肃,不喜欢别人随便跟他开玩笑。
5.翻译
(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2)圣人非所与熙(熙,通“戏”)也,寡人反取病焉。
荆轲刺秦王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
C.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歉,道谢。
D.  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
2.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图穷而匕首见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D.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3.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
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又前而为歌
C.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         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4.下列各句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群臣侍殿上者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5.下列对“易水诀别”部分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是(   )
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不负重托。
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C.三个“皆”字写出了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
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
6.翻译
(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