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案2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2/12 10:10:2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580字。
26、醉翁亭记
初三语文组  李歌
教材分析: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胸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
学情分析: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描写的是醉翁亭的秀丽风光和游人之乐,读来琅琅上口,比较容易理解。阅读时要注意体会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色和作者的寄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背诵全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师生共同研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及课文积累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小黑板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熟读全文,疏通全文大意。重点放在朗诵上。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课并简介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年( 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39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
二、读课文。
   1、检查预习,出示小黑板,指名注音、正音
滁(chú) 壑(hè) 琅琊(lángyá) 潺(chán)
酿(niàng)  僧(sēng) 辄(zhé)   霏(fēi)
暝(míng)  朝(zhāo)而往      伛偻(yǔ)(lǚ)
洌(liè)  蔌(sù) 射者中(zhòng)  弈(yì)
觥筹(gōng)  翳(yì)颓然(tuí)
    2、教师范读后,学生放声读课文三分钟,达到熟读的地步。
3、学生同桌互读一遍齐读。
三、疏通全文大意。
1、二人小组,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2、集体解决疑难
方法:二人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同学帮助解答。学生们都解决不了时,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    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4) 山间之朝暮也。
(5) 山间之四时也。
(6) 歌于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