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3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17 12:24:5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10个字。
六、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内容,学习文章的主题,理解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写法;学习借鉴小说中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烘托作用。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从弄清情节脉络入手,掌握文章曲折的情节;体会作者巧妙的构思,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明确菲利普夫妇先后对于勒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就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教学准备:小黑板 彩色粉笔 MP3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明确行文线索,初步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 由《故乡》导入新课
    我们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感受了中国农村小人物闰土、杨二嫂等人的不幸与悲凉,那么外国城市的小人物是怎么样的呢?现在让我们把视线由中国移向外国,由农村移向城市吧。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和作者莫泊桑。)
二、 导学导读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莫泊桑:(1850-1893)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作品有:《羊脂球》《项链》《一生》《俊友》等。
2、明确学法: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感悟作品。
三、了解课文,感知课文
1、以最快的速度大声朗读全文。
要求:1)、用笔画出不认识的字词;读完全文后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
2)、用自己设计的符号标出文中菲利普夫妇称呼于勒叔叔的词语。
2、同桌交流:第一次读了这篇小说,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1分钟后指名答。
3、(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识记效果。
先指名读,再齐读。
4、合上课本检查阅读效果:
①指名回答:小说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②谁能复述一下小说故事梗概?
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于勒的一生遭遇。
少年时浪荡  中年时得意  老年时沦落(板书)
5、打开课本,分组讨论:
①小说开头为什么要写菲利普夫妇的拮据家境?
明确:菲利普夫妇内心羡慕上流社会的生活,然而现实生活很拮据,于是他们只好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据说“发了财”的于勒身上。这是故事发生的基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