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9张,本课件紧扣住课文中心,强调的是一种对学生的心灵教益,对消息的知识有点拨练习。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Vivvon 制作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历史,弄清历史责任,学会反思,培养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
2、了解消息的文体特点,学习消息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1、相关内容 学习本文,需要学生拥有二战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整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学习活动,安排课前预习时候提醒学生联系历史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思考;教师准备并且下发《课前阅读材料》。
2、重点难点 通过“如何面向未来反思战争建设美好明天” 的讨论培养反战情感提高反思能力是学习重点。消息文体特点和写作方法是学习重点与难点。
3、教学方法 安排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来组织教学:讨论法、训练法、实践法。通过讨论,解读文本;通过课堂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课后拓展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关心时政。
联系高考考点“压缩语段”,设计训练题目,突破教学难点之消息的写作。
4、教具准备 设计制作简单的CAI,以方便教学内容的呈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5、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进程】
一、设计导语引入课题
1、播放歌曲:《猪都笑了》(利用网络flash短片)。
2、主题概括:小日本他不是人。(面对侵略中国的历史,日本右翼分子毫无反悔之意,甚至连当年的罪行也不想认账;他们不但不吸取历史教训,还想再吃军国主义的还魂丹,一步一步地让军国主义在日本死灰复燃 )
3、问题讨论:歌曲《猪都笑了》为什么流行?(中国人民对日本右翼势力所作所为的痛恨)
4、情感引导:正确认识历史,弄清历史责任,加深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
5、提出课题: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二、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1、解释题目。
2、了解作者:勃兰特(1913—1992),西德政治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1969—1974)。二战期间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1971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这部分的内容主要由学生进行介绍,利用课文注释)
3、了背景:利用《课前阅读材料》与学习以前学习所获得的有关历史知识。
图片展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人们对战争的反思。
三、解读文本
1、文中重要词语:(学生朗读文章)
2、段落层意:
第1段:勃兰特在纪念碑前下跪,请求赎罪,以此悼念死难者。
第2段:德国总统赫利发表赎罪书,勃兰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第3段:作为德国总理,有替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的责任。
第4段:勃兰特下跪行动的意义和影响。
思路:下跪经过——下跪的感受——下跪影响
3、概括中心:消息描写了勃兰特在纪念碑前下跪以求赎罪的行为,揭示了一个政治领袖对战争责任和历史罪过的认识,肯定其过人的政治勇气、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
4、讨论:如何面向未来反思战争建设美好明天?
勃兰特精神:▲勃兰特可以不跪,因为他无罪,但他在全世界的面前跪下了。
▲一个人为自己同胞,为自己的民族所犯下的罪行而忏悔,下跪谢罪的时候,那么这个人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而是人性上的升华,升华成了一种精神,我称它为“勃兰特精神”。
新的尺度:▲勃兰特说:“承认我们的责任不仅有助于洗刷我们的良心,而且有助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犹太人、波兰人、德国人,我们应当生活在一起。”
▲有一首诗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