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诗二首》ppt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课件 / 八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4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11/2 6:51:4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1张。有教案,约3440个字。
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
诵读欣赏  革命烈士诗二首
把牢底坐穿  花
      何敬平     白深富
执笔:李全慧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学难点
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刚过完祖国的58岁生日。在这58年里中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在我们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为了中国解放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他们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下,没有低头,在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的同时,用他们手中的笔抒写了自己的革命志趣和美好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诵读欣赏两首革命烈士的现代诗。(板书课题、作者)
二、介绍背景及作者
1.背景。(展示图片)                 
先来了解一下在渣滓洞的那段历史。 “渣滓洞” “白公馆”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特务关押、迫害、屠杀革命志士的“两口活棺材”。1939年春,戴笠为审讯、关押革命者的保密起见,亲自出马到歌乐山下一带选址,选中了原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白公馆”,用重金买下改为看守所。专门关押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例如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政治犯”关押最多时达200多人。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监狱2.5公里,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监狱。该监狱三面靠山,前临深沟,高墙外的制高点有岗亭六座,机枪阵地一处,常有国民党军一个连驻守。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李青林、蔡梦慰等先后被囚于此,最多时达七百余人。1949年10月1日,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后,革命者欣喜若狂。被关押在白公馆监狱的罗广斌、陈然、丁地平等难平心中的激动,他们用一床红色的被单和几个纸剪的五角星作了一面红旗。红旗做好以后被藏在牢房的地板下,准备重庆解放时高举红旗冲出去。可是早在8月24日,蒋介石就秘密下令:一旦重庆不保,第一是炸毁兵工厂和重要电力设备,第二是屠杀关押的全部政治犯。于是这场震惊中外的集体大屠杀就开始了,从1949年9月到11月29日一共293人惨遭杀害。
2.作者。
何敬平(1918-1949),四川巴县人,共产党员,曾在重庆电力公司工作。1948年4月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第二年夏,在狱中写下此诗,并自己谱成歌曲。同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
白深富:四川璧山人,共产党员,先后在四川合江、广安等地做学运工作。1948年在璧山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