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7530个字。
滕州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120分钟 12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一)(二)(三)(四)
评卷人得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1.默写。(8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②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③莫道不销魂, , 。(李清照《醉花阴》)
④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强烈地抒发了热爱祖国土地的深情,最后两句是
“ ? ……”
⑤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一词中,揭示征人思念家乡,但因没有达到建立军功之目的而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为了办好文学社,春晖中学学生会广开言路,积极听取师生们的意见。
B.同学们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C.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能助了。
D.最近,我市各社区开展了许多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明荣知耻”专题文化活动。
3.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作题。(8分)
①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摊摊积雪被阳光反射着,一片晶yíng( ) ,令人眩目。②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 )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③ a 在阳光下,b 积雪正在róng( )化,c 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d 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e 小河的石沿上,f 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h 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④细细聆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又宛如 。
⑴给文中括号内的加点字写出拼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ǐ róng 参 差
⑵第①句划横线处有语病,请改正:
⑶文中第③句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
A.a b h d c e f B.a h b d c e f C.a b d c e f h D.a b h c d e f
⑷请扣住原文意思,仿照第四句划线部分,续写一句话。
又宛如 。
4.名著阅读填空。(4分)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 ”等世人耳熟能详的故事无不闪耀着智慧与知识的光芒;《 》中的“ ”(绰号)吴用等,梁山运技巧,水泊展谋略,识广才高,魅力四射……其实他们的聪颖与智慧离不开丰富的阅历,更离不开广博的学识。这正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2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对上述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即“激情奔放”,为全词奠定了粗犷、豪放的基调。
B.这首词的上片以孙权自喻,浓墨重彩的写出了打猎时的壮阔场景,表现了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C.词的下片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的愿望。
D.结句中的“天狼”在这里借指侵犯北宋的西夏军队,这一句表现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