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6660个字。
珠海容闳学校2006-2007学年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一部分 基 础(28分)
1. 古诗文默写(10分)
(1)□□□□□,天涯若比邻。
(2)深林人不知,□□□□□。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盛赞莲的高贵品质时说“余独爱□□□□□□□□,□□□□□□”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
□□□□□□□,□□□□□□□
□□□□□□□,□□□□□□□
2. 指出加点词语意不同的两项
等死,死国可乎 策勋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执策而临之
孤不度德量力 苟富贵,无相忘
度已失期 苟全性命于乱世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5题
2006年2月27日,陈水扁强行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企图tiǎo xìn( )台海和平,制造两岸关系紧张,加速推进“法理台独”。陈水扁的倒行逆施已遭到国际社会和两岸同胞的强烈qiǎnzé( )。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已就此发表声明,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
3.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tiǎo xìn( ) qiǎnzé( )
4.文中有一个句子不太恰当,请找出来加以修正。
5.请根据语境,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
按要求完成6-7题
班级在“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确定了“生活处处是语文”的主题,目的在于培养同学们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
6.请你为这个活动拟定一个方案(3分)
7.请仿照示例,写出你对生活中语文现象的理解:
示例:语文是卫生间里的“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语文也是公园小坪上的“青青小草,踏之何忍”,语文更是电视广告中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理解:
第二部分 阅 读(42分)
(一)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语段后面的题目。(8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 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前陈者,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