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案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3/9 14:19: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拿来主义(第一课时

目 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抽象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色。 
2、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1、揣摩词语的讽刺意味;
2、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3、学习运用比喻论证方法。
教 具
学 具
预 习
要 求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 方 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旁  注
一、介绍背景: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了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 
  当时的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此文,提出了“八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二、指导学生复读课文: 
  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组织讨论。 
  问题:1、课文的第五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提示:承上启下) 
前面四段讲的是什么问题?后面五段讲的又是什么问题?(提示:前四段:揭示什么是“送去主义”及实行之的危害性。后五段:论证什么是“拿来主义”及为什么要实行之。
三、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1、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拿来主义”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带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而实行“送去主义”是卖国,从长远来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实行“拿来主义”刻不容缓。即,破“送去主义”,立“拿来主义”。 
问:因此,文章的结构该如何划分呢?
讨论、明确:三部分 
   第一部分(1-4):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二部分(5-9):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要求: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