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5000字。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初三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说明:1、全卷4大题,共8页,考试时间100分。
2、答题前,请将班级、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
3、答选择题,请将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答填空题和简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指定的位置上;作文写在本卷作文格内。
题 号 一
(1——7)二
(8—18)三
(19)
得 分
复核人
一、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3分)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4分)
1、下列各组句子和词语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两组分别是(① ② )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等量齐观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多多益善
C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一举夺魁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临危不惧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6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中一段文字,完成下面三题。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者宋濂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但又不断地援疑质理,勤学不辍。请谈谈你对学习中的“勤”与“苦”的理解。(2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在要求阅读的课外文学名著中,有许多人物的经历可以印证“痛苦和磨难造就人”这一道理,请写出其中一部作品和该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来。(2分)
作品名称:《 》 主要人物:
(三)古诗文默写考查(8分)
5 填写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句,并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
(1)不畏浮云遮望眼, 。 (《登飞来峰》)
(2)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 》)
(4)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 , 。” (陆游《游山西村》)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孔雀雄者毛尾金翠,殊非①设色者②仿佛③也。性故妒,虽驯久,见童男女着锦绮④,必趁⑤啄之。山栖时,先择处贮尾,然后置身。天雨尾湿,罗者⑥且至,犹珍顾不复⑦骞举,卒为所擒。
注:①殊非:绝不是。②设色者:画家。③仿佛:好像,类似。④锦绮:色彩花纹美的丝织品。⑤趁:追逐。⑥罗者:用网捕鸟的人。⑦骞举:飞腾起来。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