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名士言语交际中的词语联想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1/2 9:25:0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400字。
魏晋名士言语交际中的词语联想
联想是言语交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联想能力突出表现为词语联想能力。善于联想有助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积极地进行联想是一个人富于智慧的表现。《世说新语》记写的魏晋名士的言语活动,其中大量的交际言语是用词语联想方法去组织的。词语联想是魏晋名士在特殊背景中的独特思维方式。研究他们用词语联想方式构成的交际言语,可以为当代的言语交际提供借鉴。
关键词:言语交际;词语联想;超常搭配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00)03-0025-03
    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为进行有效的交际,交际双方除了必须具备表达、理解、应答这些基本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其他方面的能力,如选择能力、控制能力、反馈能力、创造能力、记忆与联想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体现了一个人驾驭和使用语言的水平。本文只就中古时期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世说新语》来谈谈魏晋名士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出的词语联想方面的问题。
   联想是什么?它是使不同的概念相接近的一种智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来克服两个概念在意义上的距离,把它们联接起来。联想是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结合的产物,它靠大脑中神经元模型的暂时联系去实现,这种联系能力越强,联想的范围也就越大。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联想能力是一种天赋,但没有后天的发展又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必须依靠所学知识的合理结构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使大脑中储存起众多的神经元模型,才能在联想的时候一闪即出。联想既是在两个概念之间进行,概念要用语言符号去表现,那么联想能力也就突出地表现为词语的联想能力。善于联想既有助于言语表达,能使说出的话想象丰富、含义深刻,又有助于对言语的理解,使听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对方生动形象的表达。可见联想是交际的双向活动,是言语交际不可缺少的能力和方法之一,只有交际双方在词语联想能力上相对应,言语交际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文言笔记形式反映魏晋名士清言逸行的小说,小说中记写的是在魏晋玄佛之学影响下的真人真事的言语活动。由于受特殊社会环境、学术空气、时代精神的影响,不论是正规的清谈还是生活中的闲谈,魏晋名士十分注重措辞,追求那种言约旨丰、清幽玄妙的语言,因此他们的言谈“机警多锋”(《言语》33)、“玄远冷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开一代言谈风气,成为“魏晋风流”的一道独特风景。观察分析他们的言语交际活动和交际言语,我们发现他们那些生动形象、力透纸背的隽言妙语并不是单纯用构词造句修辞等方法理论能够囊括的,寻根求源,笔者认为它应该与人的思维、人的智力因素有关;从作品看,最突出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那些智力因素含量高的语言,而这种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词语联想,下面观察部分实例。 
   《言事》3:孔融年幼才思敏捷,十岁时为了参加李元礼府上的名流聚会,冒充李府亲戚混进了门,且在前排就座。当李元礼问你与我家有何亲戚关系时,孔融的回答语惊四座:“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他的答辞用姓氏联想的方法即:我孔融与孔子都姓孔,你李元礼与老子(李耳)都姓李,孔子和老子曾有过师生之谊,那孔李两家不是世代的交情吗?所以我们俩是亲戚关系。孔融的联想很高明,他把古代圣贤和当今名流巧妙地纳入自己的语言游戏之中,即使对方不为这所谓的亲戚关系所动,也会为他的辩才而折服。如果说这是孔融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