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7800字。
高一语文半期试题
(2006年下)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3题,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共36分,每小题3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ù) 装载(zài) 霉菌(jūn) 罗绮(yǐ)
B.发酵(xiào) 渗入(chèn) 慰藉(jiè) 踟蹰(chí)
C.青荇(xìng) 粗糙(cāo) 隽永(juàn) 倾圮(pǐ )
D.疲惫(bèi) 模样(mó) 河畔(pàn) 长篙(hā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坦荡 沧海桑田 焦灼 田园荒僻 B.暄闹 寒暄客套 窗扉 敞开心扉
C.凄惨 陶冶情操 翌日 名胜古迹 D.忧郁 犹豫不决 清凉 青山绿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确实太想使母亲骄傲了,且这种心情很急迫, 使“想出名”这一念头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灵。
②、这次学校学生会成立时,本来邀请她作为大会特邀嘉宾上台就座并代表学校发言,但她 嗓子不好。
③、新公司成立之初,总部原本打算 一批年富力强、有开创精神的一线骨干,但没有想到却遇到了重重阻力。
A.以至 推托 起用; B.以致 推脱 起用;
C.以致 推脱 启用; D.以至 推托 启用;
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几个小时前发生的那一幕,就像是一场梦,让人不可思议。
B.、刚进入高中,还不太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作业不懂得规矩,特别是作文,字迹潦草、文不加点者比比皆是。
C.国家主席胡锦涛进农户、下车间,察民情、访民意,同干部群众回顾峥嵘岁月,重温火红历史,共商发展大计。
D.星海音乐厅门前一早就门庭若市,不少市民携老带幼,翘首等待即将到来的花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经过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负责质量监督的李副厂长有责任。
B.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C.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广泛,见效之迅速,都是我们所不及的。
D.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6.下列有关常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C.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我们称这类诗歌为新诗。
D.徐志摩,浙江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三美”主张。
二、阅读下文,完成7 — 9题。(9分,每小题3分)
地球气候成因新说
1997—1998年,南美西海崖发生无法预报的海流流循环,导致沿岸海水的温度大幅上升,引起气候非典型的破坏性剧变,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现象促使科学家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海洋——大气层”原理。
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水的热容量是空气的4倍。3米厚的海洋的热容量等于整个大气层的热容量。但是,大气层能量交换的速度是海洋能量交换的数倍。在“海洋——大气层”系,海洋是惯性媒质,变化缓慢,大气层则变幻多端,其全球气候的稳定性依靠海洋来保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全球气候的形式上,世界洋水域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根据世界洋水域双层(表层和深层)循环原则,开始研究“全球海洋输送”理论。北大西洋是海洋多层循环最活跃的地区,那里就像“锁孔”,钥匙在里面转动,造成地球上气候的不稳定。北半球气候最近10年的变化完全符合“全球海洋输送”理论。
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