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鱼论战》同步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鄂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9/24 22:59:5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00字。
曹刿论战链接阅读:《子鱼论战》
■224500江苏滨海三中 陆可爱

【导读引航】
《左传》中有两个著名的战争故事,一个是“曹刿论战”,一个是“子鱼论战”。前者是一个君臣合作,君授权臣,而获得战争胜利的故事,后者则是君不听臣劝而导致失败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启示我们:为王的必胜之道乃是去得到天下英才并善用之;为臣的成功之路则是找到一个可以信任自己,能让自己有发展空间的国君。
【原文回放】
子鱼论战
《左传》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zhèn)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chóng)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qíng)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耈(gǒu),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chán)可也。”
注释:(1)《子鱼论战》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题目是编者加的。子鱼,名目夷,宋襄公的庶兄。(2)宋公,即宋襄公,名兹父,春秋时宋国国君,公元前650—前637年在位。及,同、跟。(3)门官,给国君守门的禁卫官(平时给国君守门,战时随从国君担任护卫)。(4)以,凭借。阻、隘,都有险的意思,两字合用表示险阻之地。(5)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是商朝的后代,商朝早已为周所灭,所以襄公这样说。这句话有自谦的意味。(6)勍,强。(7)“不亦……乎”是文言中常用的一种句式,表示反问。(8)虽及胡耇,即使年纪特别大的。及,达到。胡,老;耇,寿。胡,指很老的人。(9)三军,春秋时候,诸侯大国军制分上、中、下三军,合三万七千五百人。这里的三军泛指军队。
【赏析品茗】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当时郑国亲近楚国,宋襄公为了削弱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攻宋救郑,就爆发了这次战争。当时的形势是楚强宋弱。
所以文章一开头司马子鱼就指出宋弱楚强,敌众我寡,反对轻率的同楚国作战。但在宋襄公决定作战之后,他就积极谋划,主张趁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和有利的时机,一举击溃楚军,争取战争的胜利。可宋襄公死抱住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条不放,拒绝接受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