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9840字。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非遗的代代传承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望,是对生活的真挚热爱,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非遗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保护和延续文化多样性、维护人类精神创造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非遗有力守护文化精神。京剧、黄梅戏、昆曲等传统表演艺术,展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和合的精神境界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茶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和合共生的价值观。春节,以其丰富的习俗仪式,蕴含的团圆、和睦、尊老爱幼等价值观念,重建现代社会中日渐疏离的人际联结,成为跨越代际的情感共鸣和精神纽带。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的物候经验、木构建筑抗震的榫卯技艺等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传承着祖先应对自然的古老智慧,使传统文化在岁月流转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非遗积极助力区域发展。非遗以动态延续的姿态,有力抵御文化同质化危机,成为彰显地方特色的鲜明标识。江南的评弹、陕北的剪纸等,以其独特的地域美学,成为当地文化标签和旅游招牌。如今,去大理学扎染、去敦煌画壁画、去泉州蟳埔村体验簪花、在南京感悟秦淮灯彩的国潮韵味……“非遗游”已成为旅游新趋势。浙江龙泉青瓷小镇将千年窑火转化为文旅经济等充分证明非遗可以成为地域振兴的文化引擎。
【“蟳(xún)”是海蟹的一类,即蝤蛑(yóu móu),俗称青蟹、梭子蟹。】
非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作为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非遗在国际交流中熠熠生辉。法国巴黎举办中国戏曲节、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行书法特展、苏州缂(kè)丝技艺通过时装设计登陆巴黎高定时装周……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审美。春节期间,潮汕英歌舞再次走出国门,在法国和德国上演,尽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形成对话,凸显非遗作为文明对话桥梁的重要价值。非遗的保护至关重要,活化利用也不可或缺,传承则是核心所在。当前非遗保护关键是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材料二:
主持人:非遗是文化传承,也是生活方式。近年来,古老的非遗化身为时髦的文化符号,持续点燃年轻人消费热情。去大理学扎染、去敦煌画壁画、到凤翔学木版年画……非遗体验成为旅游领域的全新热点。如何解码“非遗十”所激活的消费新动能?如何让非遗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魏鹏举:人民立场是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第一性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非遗之所以能保护和延续文化的多样性,维护人类的精神创造力,主要是因为其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载体。
B.非遗以动态延续的姿态积极助力区域发展,成为地方特色的鲜明标识,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C.非遗带动文化及相关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非遗文创的市场化、“非遗十”的综合效应以及非遗赋能赋值国货潮品等方面。
D.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它体现了文化的自觉自信和社会生活品质的整体提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非遗通过二十四节气传承农耕智慧,说明其已完全适应现代农业需求。
B.材料二认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需依赖完全市场化,否则难以实现文化传承。
C.材料二中“海派非遗”融人上海人们的日常生活,印证了非遗需“走进生活”的观点。
D.两则材料均强调非遗的活化利用既要保持传统形式,又需融人现代生活场景。
3.下列不属于“非遗十”的一项是(3分)
A.将传统刺绣技艺融入高定时装设计,登陆巴黎时装周进行展演。
B.在博物馆举办二十四节气主题展览,展示相关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
C.非遗与现代科技结合,如AR技术,增强体验感,如非遗十AR。
D.非遗与现代教育结合,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如非遗进校园。
4.结合材料一,概括非遗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三重价值。(4分)
5.非遗承载着民族记忆、文化基因和精神信仰。假设你是一位文化部门的负责人,负责推动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将如何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6分)
山谷微风
余华
①二月下旬,我和家人离开寒冷的北京,来到冬季时气候宜人的三亚,在朋友提供的阿那亚二期公寓里。
②亚阿那亚坐落在吉阳区的山谷里,地势狭长,绵延而上。傍晚时分我们坐在公寓的阳台上,沐浴微风,眺望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势,辽阔壮观,心旷神怡。心旷神怡不只是视觉的向往,还有微风徐徐吹来的惬意悠然。
③七年前的冬季,我们在三亚海棠湾住过一些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