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A佳教育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18 17:26:1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600字。

  2025年11月A佳教育高二期中联考
  语文
  班级:姓名:          准考证号:
  (本试卷共10页, 23题,考试用时150分钟,全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签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柳刚、黄明、张汨汨)9月3日,中国以一场盛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共和国武装力量,并同各国来宾、各界代表一起观看分列式。
  9时19分许,雄壮的乐曲声中,习近平乘坐红旗检阅车,沿长安街向东,依次检阅地面徒步方队、战旗方队和装备方队。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习近平检阅完毕返回天安门城楼途中,受阅官兵高呼口号。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华民族以巨大牺牲支撑起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我很幸运,能看到今天的盛世。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更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天安门城楼上,抗战老兵刘世钺激动不已。
  9时44分,9架直升机护卫党旗、国旗、军旗,26架直升机汇成“80”字样,3架直升机分别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飞临天安门广场上空,拉开分列式序幕。
  上万名受阅官兵、数百台(套)地面装备、百余架战机,编成45个方(梯)队庄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受阅方队擎军兵种军旗和武警部队旗集中亮相,这是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在阅兵中的首次集中展示。
  “杨靖宇支队”“刘老庄连”等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接受检阅。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是从无数英雄和众多功勋荣誉旗帜中,区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部队,遴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旗帜,由所在单位官兵擎旗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战旗方队引领装备方队以实战化联合编组、分7个作战群接受检阅。预警侦察、远程打击……空中梯队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基本涵盖我军现役主战机型。这次受阅的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多数为首次亮相。
  分列式尾声,7架战机划出14道彩烟,寓意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14亿多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绚丽前景。
  “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表示,我们愿同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以史为鉴,携手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新华网《中国举行盛大阅兵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有删改)
  材料二:
  一九三一年,我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任满洲省委组织部长),当时省委机关在沈阳。
  虽然已经是春天,但在东北却还感到很冷。一天,有一个人来找我。这个人瘦高个儿,四方脸。因为衣服的破烂,加上那一头蓬乱的不肯驯服的头发,使人感到生活把这个年青人折磨得不轻,那风尘仆仆的模样象是经过长途跋涉而来的。可是,他那双浓眉下面的大眼,却炯炯有光,这眼光给人一种坚强不屈的感觉。这就是刚刚从狱中出来的杨靖宇同志。不幸的是,杨靖宇同志这次出狱只有两三天,互济会的一位同志被捕,在他身边的笔记内发现了靖宇同志出狱后的住址,他就又第二次被捕入狱了。
  “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同志又出狱了。当时,我们满洲省委已由沈阳迁来哈尔滨。党组织便派
  (何成湘《回忆和杨靖宇同志三次会见》,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材料一的刊发就在阅兵式当天,体现了新闻及时、迅速的特点。
  B. 新闻强调客观报道,为了体现客观性,材料一只能叙述阅兵过程而避免表达作者的立场。
  C. 新闻中的直接引语可增强新闻的可信度,材料一运用直接引语把读者带进事实发生的现场。
  D. 材料二运用了大量的外貌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形象特征,使之更加真实可信。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采用了倒金字塔结构,把读者可能最关心的,或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写在最前面,便于读者快速阅读。
  B. 材料二中杨靖宇说话语气、穿着打扮如同农民,与老百姓相处如家人,这正是他地下工作得以成功开展的原因。
  C. 材料二中气候寒冷,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日本帝国主义残酷镇压,斗争形势严峻。文章借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
  D. 材料一从新闻报道的角度介绍了杨靖宇支队及战旗方队,材料二从回忆录的角度回忆了杨靖宇其人其事。
  3. 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残酷的监狱生活,丝毫没有折磨掉杨靖宇_______。一出监狱,他马上就来找党组织,立刻就要求工作。省委决定由我同他谈东北情况和党的工作问题,打算派他去哈尔滨工作。当时他住在市内的一所旅馆内。这所旅馆里有互济会的同志,他们经常借这所旅馆_______。尽管在这短短的三两天中,我们只匆匆见过几次面,但他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记得每次见面,他总是满脸笑容,那笑容使人觉得他是一位________!
  4. 材料一画线句子是新闻的背景,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 作为回忆录,材料二在叙述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罗汉大爷
  莫言
  罗汉大爷是“我家”的老伙计,平时负责照管两头大骡子,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
  为了给我的家族树碑立传,我曾经跑回高密东北乡,查阅过县志。县志载: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捉高密、平度、胶县民夫累计四十万人次,修筑胶平公路。公路两侧村庄中骡马被劫掠一空。农民刘罗汉见义勇为,乘夜潜入敌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日军将刘罗汉凌迟示众,刘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确实是这样,胶平公路修筑到我们这里时,日本鬼子带着伪军到我们村里抓民夫拉骡马,罗汉大爷跟骡子一起被押上了工地,工地的边缘上站着持枪的鬼子和伪军。手持藤条的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