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九校(五四制)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5320字。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九年级 语文学科
(时间:10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阅读(37分)
(一)默写(15分)
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2.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
3.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4.小文考试失利,心灰意冷,你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励他坚守信念,突破困境,实现理想。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丙】
韩休为相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①,不干②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掺④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旨,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注释】①峭直:严峻刚直。②干:求取。③允:与……相当。④掺(shǎn):拿。
5.【甲】诗是作者写给友人________(人名)的诗,【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人名)。(4分)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 (2)上掺临镜______________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句。(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古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颔联中“吟”的内容是指西晋向秀所作的《闻笛赋》。
B.【乙】文作者和苏轼、苏辙、王安石、范仲淹等同为“唐宋八大家”。
C.【乙】文中“饮少辄醉”和【丙】文中“辄谓左右曰”的“辄”意思相同。
D.【丙】文中“为社稷耳,非为身也”表明唐玄宗任用韩休不是为了身体健康。
9.【甲】诗中作者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反衬;而【丙】文中写“萧嵩奏事常顺旨”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更有利于塑造韩休的形象。(4分)
10.【乙】文作者自号为“醉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丙】文中唐玄宗“以韩休为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5分)
山不过来,我过去
①我们有很多人常常习惯于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若别人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心里便堵得慌,忍不住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大有不改变你就誓不罢休之势。
②但是,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别人,谈何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