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960字。
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度锡林郭勒盟三县联考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9分)
1.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
在黄河流过的地yù/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手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从这一个山脚/到那一个山脚/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
(选自艾青《手推车》)
【乙】
只见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都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却装在车子内,叫声:“guō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
(选自《智取生辰纲》)
(1)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拼音或汉字。
地yù( ) 面面厮觑( ) guō( )噪
(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一个山脚”相同的一项是( )
A. 寒冷与静寂 B. 冰雪凝冻 C. 北国人民 D. 头重脚轻
(3)【甲】诗描绘的是黄河流经的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下列诗句中与黄河无关的一项是( )
A. 长河落日圆 B.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C. 河流大野犹嫌束 D. 碧水东流至此回
(4)【甲】【乙】两文均提及了独轮车,【甲】诗中的“手推车”是中国一种简陋、特有的交通工具,也是艾青“土地”意象群中的一个突出的象征意象,它在本诗中寄予了诗人________,也蕴含着对保守落后生活方式的悲哀。【乙】文中推着江州车的七人中的首领是________。
【答案】(1) ①. 域 ②. qù ③. 聒 (2)C (3)D
(4) ①. 对苦难的北国人民的同情 ②. 晁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
地yù——地域: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面面厮觑(qù):意思是相视无言,形容因紧张或惊惧而束手无策之状。
guō噪——聒噪:江湖上打招呼用的习惯语。犹言打扰了,对不起。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一个山脚”是偏正短语。
A.“寒冷与静寂”是并列短语;
B.“冰雪凝冻”是主谓短语;
C.“北国人民”是偏正短语;
D.“头重脚轻”并列短语;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诗句主题理解。
A.“长河落日圆”意思是在广袤无垠的大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地升起。展现了黄河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下的独特美景。诗句中与黄河有关。
B.“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意思是整条黄河,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水势。其中,“大河上下”明确指的是黄河,而“顿失滔滔”则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在冬季结冰,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美。诗句中与黄河有关。
C.“河流大野犹嫌束”意思是奔流的黄河流入辽阔的平原还嫌太束缚。这句诗描绘了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然觉得受到约束的情景。诗句中与黄河有关。
D.“碧水东流至此回”意思是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描写的是长江的天门山一段水流湍急的景象。诗句中与黄河无关。
故选D。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意象和人物。
①空,依据诗中“推车/以唯一的轮子/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穿过寒冷与静寂”,“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可知,“手推车”象征着贫困和落后的生活方式,而车子的单一轮子和其发出的“尖音”、在“寒冷与静寂”中行进,刻画出北国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诗人通过描绘手推车的行程表现了诗人对北国人民沉重生活的深切同情。
②空,依据“智取生辰纲”这一情节可知在这个情节中,杨志负责押送生辰纲,这是一批贵重的财物。由于天气炎热,杨志对押送的士兵非常严格,不允许他们在途中休息,这导致士兵们非常不满。晁盖等人利用这一点,率领吴用、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和公孙胜六人,通过下蒙汗药的方式,让杨志等人误以为是枣子而饮用,最终成功地将生辰纲劫走。所以,推着江州车的七人中的首领是晁盖。
二、名句名篇默写(共7分)
2. 在下表横线中填写古诗文名句。
主题分类 诗句情境与出处 诗句填空
登临怀乡 崔颢在《黄鹤楼》中借日暮江景抒发思乡之情。 (1)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