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导学案7
- 资源简介:
- 约2670字。 - 《声声慢》导学案 
 编写:李健 202510
 【学习目标】
 1.掌握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内涵,学会抓住意象品味诗歌情感。
 2.熟读成诵
 【学习重难点】
 赏析词中叠词和典型意象的运用,感受其营造的凄美意境。
 【课前预习案】
 一、初读感知,疏通文意
 1. 自主朗读:请大声朗读《声声慢》三遍,注意节奏和语气。尝试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 寻觅( )( )
 • 戚戚( )
 • 盏( )
 • 憔( )悴( )
 • 堪( )摘
 2. 理解词意:结合课文注释,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知人论世,背景链接
 查阅资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完成以下填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宋代 (朝代)女词人, 婉约 词派的代表人物。其生平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前期(婚前至靖康之变前):出身书香门第,家境优渥,与丈夫赵明诚结为伴侣,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搜集整理,生活美满,词作多写闺阁闲愁与夫妻相思,风格清丽明快。
 后期(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夫妻南渡,途中赵明诚病逝,珍藏的金石文物大量遗失,她孤身漂泊、境遇凄凉,词作转而抒发国破家亡的悲痛与晚年孤寂,风格沉郁悲凉。
 【课堂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品读“愁”情
 探究活动一:寻“愁”之起笔——品叠词之妙
 1. 词的开头一连用了七组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在诗词创作中极为罕见。请反复诵读,思考:
 • “寻寻觅觅”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动作或神态 ?
 彷徨不安、若有所失
 • “冷冷清清”描写的是环境还是心境 ?
 既是环境的孤寂,更是心境的凄凉
 •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怎样的内心感受 ?
 极度悲伤、痛苦
 • 小组讨论:这七组叠词在音韵和情感表达上有何艺术效果?
 从音律上低回婉转,如泣如诉、内容上由外到内,层层递进、情感上奠定全词悲苦的基调等方面思考。
 提示:从音律上(低回婉转,如泣如诉)、内容上(由外到内,层层递进)、情感上(奠定全词悲苦的基调)等方面思考。
 探究活动二:析“愁”之载体——赏意象之悲
 词人将抽象的“愁”情寄托在具体的景物(意象)上。请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完成下表,并体会其作用。
 核心意象 原句摘录 意象特征分析 情感关联(作者心境/时代背景)
 淡酒 三杯两盏淡酒 淡酒不浓烈,量少
 借"淡酒"反衬内心愁苦之重,酒难消愁,愁比酒浓
 急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速快,寒冷
 渲染愁情,烘托作者内心的凄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