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6870字。
江苏省泰州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长江这条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长河,zī rùn了泰州的水土,【甲】了泰州的人民,它是泰州的生命之河。泰州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泰州的城池,名曰水城;泰州的乡村,人称水乡;泰州的世界,一派水的世界。
②泰州人得益于水,也受制于水。泰州人爱水,却又懂得“水不能当饭吃”的道理,得靠自己去干、去创造。泰州人也不蛮干,而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实干加巧干。世世代代下来,硬是把脚下的这方水土【乙】成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③几千年来,泰州人一直走在传承、发展的路上。坚rèn、务实、创新、包容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和优秀品质被泰州人张扬得有声有色,有波有澜。一个崭新的泰州已崛起在长江之滨【丙】崛起在长江三角 zhōu的城市群落之中!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填入【甲】【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养育 【乙】打造
B.【甲】养育 【乙】制造
C.【甲】培育 【乙】制造
D.【甲】培育 【乙】打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段①中划横线句子是排比句。
B.语段②中加点的“得”读音为 děi。
C.语段③中划浪线句子没有语病。
D.【丙】处的标点符号应当是顿号。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苔痕上阶绿, 。
(2) ,赢得生前身后名。
(3) ,长河落日圆。
(4)沉舟侧畔千帆过, 。
(5)鸟语花香,情感各异。《钱塘湖春行》中“ , 。”两句,诗人白居易借鸟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春望》中“ , 。”两句,诗人杜甫借花、鸟表达了感时伤世之情。
5.“苏陕协作”以来,泰州和咸阳已牵手八年。今年五月,咸阳渭城中学的学生来到泰州祥泰中学,开展“家国情??家乡赞”联谊活动,两校学生互“秀”才情,请你代表祥泰队参与其中。
渭城队:我们咸阳沃野千里,是关中粮仓。
祥泰队:我们泰州水网纵横,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渭城队:春天的咸阳,槐花露出笑脸,那是咸阳人幸福的模样。
祥泰队:(1) 。(运用比喻或比拟手法)
渭城队:咸阳美食多,一碗荞面汤,一天不吃胃就想。
祥泰队:(2) 。(运用夸张手法)
渭城队:我们咸阳,背靠巍巍秦岭,咸阳人民像山一样伟岸刚强。
祥泰队:(3) 。(最后一字要求与“强”押韵)
渭城队:“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美好的遇见总是那么短暂,欢迎你们做客咸阳!
祥泰队:(4) !(引用“交友”名句)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范仲淹的古诗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
西溪①见牡丹
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
忆得上林色②,相看如故人。
【乙】
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碑③
初,天圣中,余掌泰州西溪之盐局,目秋潮之患,浸淫①于海陵、兴化二邑间,五谷不能生,百姓馁而逋⑤者三千余户。旧有大防,废而不治。
余乃白制置发运使张侯纶。张侯表⑥余知兴化县,以复厥⑦防。会雨雪大至,潮汹汹惊人,而兵夫散走,旋泞而死者百余人。道路飞语,谓死者数千,而防不可复。朝廷遣中使按视,将有中罢①之议。遂命公⑥为淮南转运使,以究其可否。公急驰而至,观厥民,相厥地,叹曰:“昔余为海陵宰,知兹邑之田特为膏腴,春耕秋获,笑歌满野,民多富实,往往重门击柝,拟于公府。今葭苇苍茫,无复遗民,良可哀耶!”乃抗章请必行前议。张侯亦请兼领海陵郡,朝廷从之。公与张侯共董⑧其役,始成大防,亘一百五十里,潮不能害,而二邑逋民悉复其业。余始谋之,以母忧①去职,二公实成之。今二十余载,防果不坏,非二公之同心,岂及于民哉?
【注】①西溪:地名,北宋时期隶属泰州,1021年范仲淹被朝廷委派到偏僻的西溪任盐官,时年33岁。②上林色:这里指皇城牡丹盛开的颜色。③本文是范仲淹为胡令仪写的碑文。④浸淫:淹没。⑤逋(bū):逃亡。⑥表:上表(朝廷)。⑦厥(jué):那。⑧中罢:中途停止。⑨公:指胡令仪。⑩董:督察。⑩母忧:母亲 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