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语文综合练习试卷(一)(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0/8 8:14: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6940字。

  2025-2026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语文综合练习试卷(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信息类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树立了注重社会调查的学术传统。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需要继承这一学术传统,通过社会调查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加深对“人”的认识和理解,在将理论创新与现实关怀融为一体的过程中,承担起建构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责任。
  社会调查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枢纽环节,也是对社会的基础与本质予以理解的一种方法体系。首先,社会调查是具象化的。社会调查扎根于特定的地域和人群,以一时一地的社会风貌为对象,试图理解和把握在具体情景中展现出来的情感、气质、风俗、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变迁趋势。其次,社会调查是历史性的。要对一个特定资料作出有效解释,就要善于挖掘其背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了解那些习以为常却又容易视而不见的背景;就要将材料置于时间维度之下,避免片面解读或过度诠释。再次,社会调查是整合性的。人类社会发展既存在一般规律,也充斥着碎片化、非预期和非理性现象,社会调查就是要将这些规律和现象都纳入总体性分析框架,做到对事实本身的把握和尊重。最后,社会调查长于共情。在具体场景中所唤起的感性认识,可以使调查者尽可能避免成为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这种从情感上激发的对“人”的体恤之情,可以使事物“活”的一面被充分挖掘出来,由此提炼出的理论便有了直指人心的力量。
  中国社会学自诞生之初,就深深打上了社会调查的烙印。对“人”的理解、现实的观照、理论的创新,这三者的密切结合贯穿学术传统始终。有学者在民生疾苦中理解社会性质。陈翰笙的经济调查蕴含人文精神,认为只有深刻认识数量众多的农民的生存状况,才能理解乡村社会,并据此判断中国社会的性质,进而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有学者在人的处境中寻找和确立立场。雷洁琼在江西的经历使她始终秉持“用资料说话”的精神,反对“为了社会学而社会学”,主张着重观察社会变迁给人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学者用社会调查串联起学科的本土化与国家发展战略。费孝通所著《江村经济》,既是社会学实地调查的范本,也是他后来开展研究的出发点。改革开放后,费孝通三访江村,通过小城镇研究的系列成果,探讨了中国式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总结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框架,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驻足当下,如何应对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回顾我国社会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将社会调查的实践精神融入历史的、具体的情景之中,发现社会生活“活”的表达,使“人”得到认识和尊重,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才具有人民性和主体性。
  今天,我们正步入一个需要用中国思想影响世界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所能做的,恰是通过社会调查,把握根植于我们历史与文化之中、与时代变迁相碰撞所激发出来的体验与思想。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学理提炼,就能更好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中国社会变迁的根本性作用——对外提供世界认识中国的途径,对内回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建构本土化与自主性兼具的知识体系。
  (摘编自邢婷婷《在社会调查中发现“人”》)
  材料二:
  廉思,当代青年问题研究专家,15年间先后深入32个群体,做了大量社会调查。近日,记者对廉思进行专访。
  记者:你认为一次好的社会调查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廉思:现在社会调查可以采用电子问卷、网络访谈等电子化方式,虽然让调查时间、空间更加便利了,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给一位快递小哥发了份电子问卷,他很有可能把这份问卷转发给亲戚朋友等,但这些都不是有效问卷,所以对控制受访
  1.(4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在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具有决定性地位,我们要构建出能够阐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理论体系。
  B.如果没有费孝通实地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社会调查活动,中国社会学就不会紧贴社会现实、反映中国发展经验,就无法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框架。
  C.“……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完整的春夏秋冬……”,即一个调查研究周期为一年,这样调查研究才会更加深入。
  D.调查研究形成的感性信息,可以使理性的概念“活”过来,增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助于弥合社会裂痕。
  2.(4分)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指出,社会调查要注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碎片化等特殊现象,把它们都纳入总体性分析框架中,进而把握和尊重事实本身。
  B.材料一第三段列举陈翰笙、雷洁琼和费孝通三位学者的例子,而费孝通的研究相较陈翰笙等人更具理论的创新性,放在文段最后,更具有说服力。
  C.材料二中“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网约车司机不喝访谈中提供的水”的细节,有力说明了在社会调查中实地调查这一方法的重要性。
  D.材料二指出,调查研究有助于大学生突破已有家庭和阶层的桎梏,弥补认知的缺陷,更好地认识中国,理解社会。
  3.(4分)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不符合康思所说的好的调查研究的一项是(    )
  A.某地一百姓向地方政府反映,其所在社区存在人口复杂、邻里不睦、社区参与度与认同感低等问题,该地政府立即要求该社区进行整改,改造公共空间活动,促进居民参与社区共建。
  B.某地政府通过调研市民的刷卡支付、客流点位等数千万条客运数据,掌握市民出行需求,给市民出行线路“画像”,设计城市公交线网。
  C.某民宿协会为了给外地游客提供更优质的入住体验,向游客发放《民宿入住满意度情况》问卷调查,收集了约3万份数据,并据此制定提升方案。
  D.某研究所关于2024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历时1年,涵盖北京、山东、河北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6万名16~26岁的大学生。
  4.(4分)请结合材料二,理解画线句“概念是现象的‘打包’或‘升维’”。
  5.(4分)某高校想要做一个有关大学生职业规划影响因素的调查,请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谈谈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调查活动开展得更有效。
  二、选择+简答(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
  [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答司马谏议书》的行文很讲策略。字面上非常委婉而客气,但在文字的背后却是宁折不弯的骨气。他跟右谏议大夫司马光叙友情,谈相好,却是为了直率地说明彼此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分歧。王安石说“不宜卤莽”,几乎是谦恭地希望对方谅解,实际上却是在为驳斥对方作铺垫。他坦率地承认新法招致天下怨谤、多有怨诽,然而,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实则是要深刻揭露庸吏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