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110字。
阆中市2025年下期东风中学校
高中三年级9月学业质量检测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人类的寿命相对较长,这使得以人类为对象的膳食干预实验需要等待数十年才能得出结论,这无疑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因此,科学家更倾向于使用寿命较短的生物(如线虫和鼠类)来进行相关研究。不过,动物实验得到的结果并不能直接用于人类,只能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②在这项研究中,960只遗传背景各异、6个月大的雌性大鼠被随机分配到5个不同的实验组:第1组为常规自由进食组,第2组为其他时间自由进食但每周禁食1天组,第3组为每周连续禁食2天组,第4组为热量摄入减少20%组,第5组为热量摄入减少40%组。
③对于减少食量的第4组和第5组的大鼠,它们在每周五会一次性获得三天的食物;在接下来的周六和周日,研究者会停止喂食,直到周一再次提供食物。这可能导致大鼠在周五大量进食,而在周日则不得不忍受饥饿,实际上相当于每周至少有一天的食量显著减少,形成了一种“少吃+轻断食”的模式。
④在寿命方面,该研究证实了热量限制对大鼠的寿命有积极影响。具体来说,第5组热量摄入减少40%的大鼠与第1组自由进食的大鼠相比,寿命中位数延长了9个月,而最高寿命延长了约1年。每周禁食的第2组和第3组的大鼠的寿命中位数也增加了约2个月,但连续禁食两天的效果并没有比禁食一天的更好。
⑤不过,研究者发现,大鼠的寿命并非与其体重成反比,也不是体重越轻的个体生化指标越优秀。相反,那些食量减少但不至于过瘦的大鼠寿命最长。这表明,在食物匮乏的条件下,能够“节能”的大鼠可能活得更久;而那些在饥饿后脂肪和肌肉消耗较快的大鼠则可能较早死亡。
⑥研究者还发现,即使同样是食量减少,不同遗传背景的大鼠寿命差异也很大,有些即使减少了食量,寿命也没有显著延长。这表明遗传因素对寿命的影响不容忽视,甚至可能超过饮食的影响。
⑦不过,一个常被忽视的关键问题是,实验动物所处的环境条件与人类实际生活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动物生活在人为控制的舒适环境中,不受气候异常、气温波动、意外灾难或病毒侵扰的影响。即便食物供应减少,它们也能按时获得食物,无须担心断食,也不必耗费精力寻找食物。然而,即便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食量最少的动物组仍然出现了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和更易感染的现象。
⑧相比之下,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远非如此稳定。我们随时可能遭遇气候异常、气温骤变、病毒攻击,食物中可能含有危险的致病菌,甚至可能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在这些应激情况下,那些日常摄入食物较少的个体,由于应激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下、缺乏营养储备,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⑨已有研究显示,半饥饿状态会显著降低动物的免疫力,人体缺乏与细菌、病毒抗争的能力,就难以应对各种灾难和逆境。这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财务管理,有些人生活宽裕,有一定的储蓄,不必为金钱烦恼,即使遇到麻烦也能依靠储蓄渡过难关;而另一些人则生活拮据,手中没有积蓄,一旦遭遇灾难或疾病,就可能陷入困境。
⑩人们常说:“吃和动要平衡。”“少吃”并非一个固定的标准,而是取决于食物摄入与身体消耗之间的平衡。如果身体消耗量大,即使食量看似不少,实际上也可能处于节食状态。
⑪以马拉松运动员为例。他们每天训练强度极高,要跑数十千米,能量消耗超过1000千卡。对他们而言,长期按照普通人的能量摄入进食必然导致身体严重损耗。那些久坐不动、工作不繁重的人,每天的能量消耗则相对较少,可以相应减少食量。
⑫实验动物生活在无精神压力的环境中,无须学习和工作,也不受焦虑和沮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即使食物总量减少,它们也能通过减少活动来节省能量,无须担忧食物供应。相比之下,人类需要面对激烈的学习、工作竞争和人际关系压力。在压力状态下,我们的心率、血压升高,肌肉紧张,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需要更努力地工作,这会增加对营养素的需求。即使在某些辟谷、少食实践中,也需要配合打坐、闭关等措施,以降低身心压力,减少能量和营养消耗。
⑬人类与大鼠、线虫不同,我们能够控制食量。大多数人不会每餐都吃到“十分饱”,而是吃到“舒适饱”,胃里留有余地。如果在“舒适饱”的基础上还要继续减少食量,则可能无法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很少见到长寿老人是通过故意少吃、制造饥饿来实现长寿的。长寿老人通常胃口良好,消化正常,但不会暴饮暴食,饮食量和饮食结构相对固定。
⑭因此,在面对这些研究结果时,我们不应急于生搬硬套,也不应简单将其概括为“少吃必然长寿”。我们应该评估自己是否真的吃多了,是否真的需要减少饮食量。毕竟,大多数人生活在充满病菌侵染风险和身心压力巨大的环境中,且不确定自己是否拥有能够通过忍饥挨饿而长寿的基因。如果你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那么少吃可能不是你的主要健康措施,培养运动习惯、增加肌肉量、改善体脂率、提升脏器功能可能更为关键。
(摘编自范志红《少吃真能长寿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鼠实验表明,减少食量、热量,减体重,禁食都能延长寿命。
B.能“节能”的大鼠比脂肪、肌肉消耗较快的大鼠能活得更久些。
C.与线虫相比,人类寿命长是因为人类能控制食量,给胃留有余地。
D.面对实验的研究结果,我们要作出评估,减食多少则需兼顾多重因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于寿命长短考虑,科学家才选择线虫、鼠类进行研究,其结论只能作人类的参考。
B.人类要想实现延长寿命的梦想,“少吃+轻断食”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C.马拉松运动员如果长期按照普通人的能量标准进食,必然会造成身体的严重损耗。
D.“少吃”因人而异,不能一刀切,关键看摄入量与身体消耗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九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某研究发现,长期节食人群的淋巴细胞活性下降30%。
B.实验表明,禁食可激活人体细胞自噬功能,清除代谢废物。
C.数据证明,热量限制能延长线虫寿命最高达50%。
D.调查显示,适度轻断食可改善肥胖者胰岛素敏感性。
4.实验中热量减少40%的大鼠寿命延长最显著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4分)
5.这篇科普文章在健康饮食方面给人们提供了哪些建议?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逃跑
铁凝
二十多年前,老宋从北部山区来到这个城市,这个剧团,并成了这个剧团传达室的长期临时工。老宋管传达,管收发,管喊老师们打开水,管各家轻轻重重的琐事,有时还兼任团里的炊事员,从未出过差错。除了分内的事,分外的事也没少做。
团里唱小生的老夏是老宋的好友。老宋只向老夏说一些家事。老宋那嫁了人的闺女,嫁的是一个更穷的地方的懒人。前几年那人忽然扔下老宋的闺女和一个刚满月的孩子走了,不知去了哪里。闺女的日子很难,处处得老宋接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