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690字。
南充高中初2024级八年级上册第一次随堂测试
语 文 试 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何泓睿 审题人:毛艺雯)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
2.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3. 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4.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 0.5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悄然(qiāo) 屏息(bǐng) 锐不可当(dāng) 属引凄异(zhǔ)
B. 翘首(qiáo) 镌刻(juān) 一着惊海天(zháo) 飞漱其间(shù)
C. 溃退(kuì) 咆哮(páo) 殚精竭虑(dān) 素湍绿潭(tuān)
D. 颁发(bān) 溯流(shù) 震耳欲聋(lóng) 重岩叠嶂(zhàng)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悄然(qiāo)——qiǎo;
B.一着惊海天(zháo)——zhuó;
D.溯流(shù)——sù;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溃退 凛洌 锐不可当 摧枯拉朽
B. 仲裁 遗嘱 巨额定金 振撼人心
C. 桅杆 浩瀚 白手起家 眼花瞭乱
D. 杀戮 缅怀 惨绝人寰 振聋发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
A.凛洌——凛冽;
B.振撼人心——震撼人心;
C.眼花瞭乱——眼花缭乱;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老人鞋”种类繁多,款式各异,价格参差不齐,高者可达3000元,低者仅需19元。
B. 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 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
C. “师法自然”的美学理念在敦煌壁画的创作中一以贯之,历经千年风沙,依然在斑驳色彩中清晰可辨。
D.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写下一篇篇宛若投枪和匕首的文章,至今读来依旧震耳欲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不整齐。现代应用中既可形容物理形态的凌乱,也可指代如数据质量、人员素质等抽象概念的不均衡。句中用于形容价格不一,使用正确;
B.融会贯通: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起来,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句中用于中西文化的交融,使用正确;
C.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的道理或理念贯穿始终。句中指“师法自然”的美学理念在敦煌壁画的创作中一直贯穿始终,使用正确;
D.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使耳朵都快震聋了。句中用于形容鲁迅的文章,使用错误,应改为“振聋发聩”(指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故选D。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和各学校的积极响应,使同学们的课外负担得到了有效减轻。
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是否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C. 学校图书馆购置了大量新书,不仅丰富了藏书结构,而且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水平和范围。
D. 学校开展这次研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和增强实践能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成分残缺,“随着……使……”缺主语,应删除“随着”或“使”;
C.搭配不当,“提高……范围”搭配不当,可删掉“和范围”;
D.句式杂糅,“目的是”和“是为了”表达的意思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故选B。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辽阔的江面上,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与“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一丝不苟”“林寒涧肃”“清荣峻茂”这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都是并列短语。
C. “飞漱其间”的“漱”和“颠倒黑白”的“颠倒”分别是形容词、动词。
D. 科研人员呕心沥血,终于攻克了这项世界性难题。(“呕心沥血”一词充满了敬佩和赞扬之情,是褒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