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ppt239
- 资源简介:
 
 - 曹刿论战 
 20 曹刿论战-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2024年统编版).docx
 20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2024年统编版).docx
 20 曹刿论战-课后练习-2024--2025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2024年统编版).docx
 20 曹刿论战-课件-2024--2025学年 九年级语文·下册(2024年统编版).pptx
 -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曹刿论战》
 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掌握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本文以论战为中心,剪裁得当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文章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善于思考,分析战争胜利原因,学会客观评价人物。
 2.合作探究,初步感受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学习本文的精练笔法,掌握材料的详略安排。
 2.感受《左传》文学价值,体会作品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二、教学新课
 (一)、创作背景及作品简介。
 1.创作背景:这次战争发生的时间是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长勺之战”。发生战争的原因是齐襄公暴虐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又借口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再次举兵攻鲁,两军战于鲁国长勺,结果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入侵的强大齐国。
 2.作品简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字词积累。
 曹刿( ɡuì ) 又何间焉( jiàn ) 鄙 ( bǐ ) 辙乱( zhé )
 玉帛( bó ) 小信未孚( fú ) 登轼( shì ) 旗靡( mǐ )
 (三)、疏通文章,精讲课文。
 1.范读正音。教师范读,听读时注意文言文停顿、节奏。
 2.疏通文意。结合课文注解,自行翻译。翻译有困难
 ……
 一、夯基达标
 1.文言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1)福:神弗福也( )
 (2)鼓:公将鼓之( )
 【一词多义】
 (1)故:①公问其故( ) ②故逐之( )
 (2)以:①何以战( ) ②必以信( ) ③必以分人( )
 (3)之:①肉食者谋之( ) ②公与之乘( )
 ③小大之狱( ) ④公将鼓之( )
 【古今异义】
 (1)又何间焉(间:古义 今义 )
 (2)肉食者鄙(鄙:古义 今义 )
 (3)牺牲玉帛(牺牲:古义 今义 )
 (4)必以情(情:古义 今义 )
 (5)再而衰(再:古义 今义 )
 【特殊句式】
 (1)判断句式:有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译为“……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例如:
 (2)省略句式:有的省略主语,有的省略宾语,有的省略介词等,翻译时要补出来。
 例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