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5/31 16:02: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0040字。

  2025北京大兴初三二模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年级开展“科技的力量”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小组初步完成了实践成果记录,请你参与修改、完善。
  第一部分
  小组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对探月工程的科技成就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下面的参观记录。
  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起就规划出“绕、落、回”三步走的览月蓝图,探月征程由此展开。“嫦娥一号”开启中国深空探测篇章,成功绕月探测,实现中国探月零的突破;“绕”阶段的接力者“嫦娥二号”在更低轨道上绕月运行,对月球的地形地貌进行更精细的探测,获取了当时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全月球影像图,为后续探月任务打下坚实基础。“落月”阶段,“嫦娥三号”携“玉兔一号”月球车在月面留下第一道中国车辙,开展月面巡视勘察,创下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嫦娥四号”携“玉兔二号”月球车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背软着陆,向全世界揭开月背的神秘面纱。三步走的收官阶段,“嫦娥五号”携月壤凯旋;“嫦娥六号”完成了世界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这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项世界纪录。
  “嫦娥”探测器二十载六探月宫,历经月周初探、______、______、______、采样返回等历史性阶段。未来,中国航天员清晰而坚实的足迹终会印在月球上,完成中国人的登月梦想。三步走已完美收官,让我们铭记这辉煌历程,感受航天成就背后的科技力量。
  1. 请你根据词义判断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表达的是“摘取月亮”的意思,所以“览月”一词中的“览”应为“揽”。
  B. 因为表达的是“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意思,所以“着陆”一词应为“着落”。
  C. 因为表达的是“战胜归来”的意思,所以“凯旋”一词中没有错字。
  D. 因为表达的是“深深地记在心里”的意思,所以“铭记”一词中没有错字。
  2. 结合小组意见,根据语境,你将一组短语填在句中横线处。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
  A. 月面巡视  月周精探  月背探秘 B. 月背探秘  月周精探  月面巡视
  C. 月周精探  月面巡视  月背探秘 D. 月周精探  月背探秘  月面巡视
  3. 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
  4. 参观过程中,小组成员关注到中国探月工程标识图,对其设计意图进行了讨论。依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探月工程标识图)
  A. 图中标识图似古汉字“月”,既体现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探月主题。
  B. 图中圆润流畅 弧线、起笔的顿折、收笔的露锋正好符合探月工程“绕”“落”“回”的三步走规划。
  C. 图中圆月怀抱一对清晰而坚实的脚印,象征着中国航天员已经踏上月球,完成登月梦想。
  第二部分
  小组成员在网上观看了《城市动脉》纪录片,对国家基建工程关键装备“盾构机”的先进技术很感兴趣。根据纪录片中的内容介绍,小组成员撰写了下面这段记录。
  劈山断浪、震荡乾坤,这令人神往的场景以往只在动漫中出现。如今中国铁建自主研制的盾构机(一种隧道掘进机)已成为驱动地下工程的利器。它穿山过河,掘土凿岩,无坚不摧,恰似动漫中具有震荡乾坤强大威力的仙术。不同的是,驱动这一利器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仙术,而是十余项创新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助力下的中国盾构机实现了从60多年前的多国进口到如今“中国造”的崛起,关键零部件已完全自主可控。不仅如此,中国盾构机还扬帆出海,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70%,实现了“装备世界”的目标。盾构机的技术创新让中国在基建领域掌握主动权,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改头换面。中国盾构机堪称基建装备领域执掌乾坤的国之重器。
  5. 你检查了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令人神往 B. 无坚不摧 C. 虚无缥缈 D. 改头换面
  6. 小组成员讨论应如何理解文段中画线词“执掌乾坤”的意思。你的理解是______。
  结语
  科技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强盛的战略支撑。科技助力航天事业在突破中逐梦前行,也支撑地下基建在创新中实现领跑。_____。
  7. 请你围绕“科技的力量”,在结尾横线处补充一句话,用上“了解”“学习”“贡献”三个词,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答案】1. B    2. C   
  3. “嫦娥六号”完成了世界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壮举,这是中国航天创造的又一项世界纪录。    4. C    5. D   
  6. 示例:中国盾构机掘进能力强,在基建装备领域影响甚广。   
  7. 示例:让我们了解科技发展成就,刻苦学习科技前沿知识,为增强我国科技力量贡献一份力!
  【解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