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0830字。
北京市顺义区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中国人民大学“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同学们对展览的各个部分做了如下研学笔记,请你帮助整理。
前言部分
家书,看似寻常,却在日常小事、家常话语中,承载着绵绵思念与脉脉温情。家书不仅能沟通信息、表达情感,更凝聚着家国情怀,折射着时代变迁,在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这些被精心收集的珍贵家书,展示在观众面前。 。家书背后蕴藏着沧海桑田,风云舒卷,离和悲欢,讲述了多少感人故事,蕴含了多少历史信息……阅读这些家书,不仅是对尘封记忆的打捞与珍视,更是对家书文化的传承与致敬。
1.你认为下列对文段中加点词语字音或字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表达的是“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的意思,所以“承载”应读“chéng zài”。
B.因为表达的是“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的样子”的意思,所以“脉脉”应读“mòmò”。
C.因为表达的是“大海(因水深而呈青绿色)”的意思,所以“沧海”一词书写正确。
D.因为表达的是“离别和团聚,悲伤和欢乐等生活中的种种境遇”的意思,所以“离和悲欢”一词书写正确。
2.在横线处补写内容合适且节奏匀称的句子,你认为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鱼雁一来一往,心路漫漫;墨痕浓淡,亲情依依不舍
B.鱼雁往还,心路漫漫;墨痕浓淡,亲情依依
C.鱼雁往还,心路漫漫;依依亲情,墨痕浓淡
D.心路漫漫,鱼雁一来一往;亲情依依不舍,墨痕浓淡
“旧墨温情”部分
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实物来自战国末期。那时,受竹简、木简等书写材料和传递条件的限制,家书并未普及,留存数量极少。汉代以来,随着文学的发展和纸张的出现,家书的应用逐渐广泛,内容更加丰富。许多家书至今仍有极强的生命力,如三国时
期【甲】(作者)的《诫子书》、【乙】(朝代)文天祥的《狱中家书》等。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家书交流更加普遍,收递家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作为历史见证的家书,也凝结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情感。此时的家书,多阶层、多视角地映照出民国时期跌宕起伏的社会生活。在家书展中,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信令人刮目相看。他以渊博的学识和开明的思想,在信中与子女们探讨人生、学问和国家大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子女的关爱、期望与鼓励。他对子女谆谆教诲,教导子女要做有担当的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展现出一位伟大父亲的智慧与情怀。这些家书不仅是亲子之间情感交流的见证,更是生动的人生教材。
3.请你依次在文段【甲】【乙】两个缺漏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
4.你认为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跌宕起伏 B.刮目相看 C.字里行间 D.谆谆教诲
5.有些同学写下了阅读梁启超家书的感悟,你认为其中运用修辞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一封封家书,将父亲的思想化作春雨点点,滋润着子女们的精神世界。
B.谁说梁启超这一封封家书不是用家国大义浇筑的巍巍大厦呢?
C.十二行蝇头小楷,三千里家国明月,这些家书浸润着对家庭.对国家的深沉情感。
D.闪耀着智慧光泽的梁启超家书,偷偷记录了父子间情感的交流。
“激情岁月”部分
革命先辈的红色家书,不仅沟通信息,更蕴藏着关爱和理想。这些家书,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精神的传承。左权同志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你曾说你及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