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6350字。
上海市杨浦区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从今若许闲乘月, 。 (陆游《游山西村》)
2.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鱼我所欲也》)
4.在“杨浦诗词大会”的飞花令环节,选手需要说出包含生死观的诗句。你想到《过零丁洋》中“ , ”这两句诗,既符合主题,又充满浩然正气。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8题。 (22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 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①。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 不鼓不成列。”
【丙】战长勺曹刿败齐
鲍叔牙②因乾时③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曰:“齐师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曰:“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
(节选自《东周列国志》)
第 1 页 共 8 页
【注释】①不重伤,不禽二毛:指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擒拿头发花白的老者。②鲍叔牙:齐国大夫。③乾时:地名。
5. 【甲】 【乙】两文节选自同一部著作,应是 。 (1分)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分)
(1)不以阻隘也( )
(2) 下列选项中,对【乙】文“寡人虽亡国之余”中“余”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 B. 剩下的 C. 其余 D.多,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8.小杨和小浦就文中曹刿的人物形象展开讨论。 (12分)
(1)小杨: 我认为曹刿是 一个的 人, 【甲】文中两个“□□”和两个“□□”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小浦:我有不同的想法。从【乙】文中宋襄公的言论看,古时作战讲究摆好阵势,公平对决。曹刿在“ ”时才下令击鼓进军,这是为了胜利不择手段。小杨:此言差矣。
(3)首先,从齐鲁两国的实力对比看, ;
(4)其次,从【丙】文描述的作战过程看,曹刿只是采取了( ) (请从以下选项中进行多选,全部选对才得分。A.避其锋芒B.示敌以弱C.敌疲我打D.后发制人)等战术,最终还是以战场对冲决胜负,谈不上不择手段;
(5)再次,鲁国是被攻伐的一方,作战目的应是保家卫国。若像宋襄公一样□□□□(填写宋公的人物形象),将会导致将士死伤、国家受难,这是不可取的。
(6)小浦:有道理。对比【甲】 【丙】两文,我还发现了齐军战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鲍叔牙 。
二、现代文(36分)
(一) 阅读下文, 完成第9—11题。 (14分)
好文章要高屋建瓴
梁衡
①文章立意要有高度。什么是立意呢?通俗地讲,就是文章的主题思想。
②写作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想说什么。一般来讲,作者要说的无外乎是一件事、一种思想、一种感情、一种景物、一种知识等等,所以文章经常分成了描写文、叙述文、抒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