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905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新乐府?人们通常依据的是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其收录标准说得明白:一是唐世,二是新歌曲。但由于郭茂倩依据了丰富的音乐文献,且依据的音乐文献大多失传,其界定的具体依据,今天我们是无从得知的,这就给后人造成了困扰,比如,哪些作品曾经是唐代的新歌曲?《乐府诗集》收录的新乐府并不完整,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补辑,一直处在争论之中。
早在1995年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和界定》一文,对新乐府应该如何界定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她对“唐世之新歌”予以绝对的认可,据此进一步提出新乐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乐府指从旧题乐府中派生的新题,或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取法汉魏古乐府,形成以“行”“怨”“词”“曲”为主的新题歌诗。狭义的新乐府指广义的新乐府中符合“兴谕规刺”内容标准的部分歌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歌辞性标题只能是代表了一部分的乐府,有些乐府并不具有典型的歌辞性标题,如白居易的新乐府中绝大部分就不是这类题目,所以若以此衡量恐怕会遗漏一批新乐府辞;有些诗题虽带有“歌”“行”“曲”等标志,但未必就是乐府诗。如刘禹锡的《城西行》就不在其乐府卷中。因此,此标准仍然有待完善。其后,人们纷纷尝试制订更为具体的判定标准。人们之所以不断探讨新乐府判定标准,就是因为看到了新乐府蕴含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其中反映时事、为民请命、总结一代之兴亡经验教训的乐府作品,体现了新乐府诗人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良知,具有珍贵的历史与文学价值。采用新乐府的形式记录历史、反映现实民生、追求理想政治,也是中国古代士人艺术理想与政治理想的完美结合。
然而由于人们对《新乐府序》的解读不同,新乐府的界定标准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拟定的标准或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都不能完美诠释唐代新乐府,这里就给研究者留下进一步开拓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还有新题乐府的概念。新题乐府侧重于表达题目的创新,其实和新乐府是一回事。根据实际创作情况来看,唐人所说的新乐府很丰富,既包括如元(稹)白(居易)新乐府那样揭露现实、批评政治的作品,也包括如娱乐场合演唱的作品。至于唐后,历代不乏题为新乐府的作品,都属于诗人的拟作了。
(摘编自张煜《新乐府相关问题辨析》)
材料二:
认为新乐府概念不明而质疑新乐府运动存在的观点,主要源于对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的误解:“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人们在解读时,基本是将“常”通假为“尝”,认为是“未尝被于声”。如2017年版中华书局点校整理本的《乐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如果我们依据郭茂倩对新乐府界定的标准,我们会很难确定哪些是唐代的新歌曲,且乐府与诗的边界也不清晰。
B.葛晓音提出的新乐府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存在问题,如果单从歌辞性标题上看,我们无法区分所有的新乐府诗。
C.因为郭茂倩制定的新乐府诗的标准无法实施,后人重新拟定标准,纳入了一些反映时事为民请命,总结兴亡的乐府作品。
D.对“未常被于声”中“常”字理解为通假字“尝”,导致了人们对新乐府概念的怀疑,甚至否定新乐府运动存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诗集》收录的乐府诗不完整,且如何界定、补辑处于争论之中,说明了郭茂倩的分类标准在当代还需要不断完善。
B.按照葛晓音对新乐府的分类标准,李峤《汾阴行》应该纳入广义的新乐府诗,属于以“行”为主的新题歌诗。
C.材料二列举吴相洲对《乐府诗集》内容重新解读的事例,意在说明郭茂倩对乐府诗的界定前后矛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D.材料二认为,新乐府作品有的已入乐,有的未入乐,但创作者们还是有被采诗入乐的心理期待。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论证新乐府具有歌辞性质观点的一项是( )
A.“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B.“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任华《寄杜拾遗》)
C.“文人乐府,亦有不谐钟吕,直自为诗者矣。”(冯班《钝吟杂录》)
D.“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旧唐书•李贺传》)
4.结合材料一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将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归入新乐府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节选)
铁凝
我妹妹是个女孩儿。尽管她爱和人辩论,爱穿夹克衫,爱放鞭炮,爱大声地笑,看起来这全是男孩子的秉性,可是,有谁规定过女孩子不许对这些发生兴趣呢?
她还喜欢什么?喜欢快节奏的音乐,喜欢足球赛,喜欢黄梅戏,喜欢冷饮,能一口气吃七支雪糕。喜欢游泳,喜欢读短篇小说,喜欢集邮,喜欢练习针灸,喜欢织毛袜子,喜欢体育课上的跳“山羊”,喜欢山口百惠。她打开录音机,随着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