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法角度看文言文固定句型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27 18:21:2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0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00字。
用一种新的方法学文言
    我们都知道,学语文和学英语一样,都涉及到语法。语法在平时的写作中可以起到纠正病句的作用;而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语法的学习对理解文言文更是不可或缺。
    在教学中本人发现高一入学的新生中,大部分同学对语法知识欠缺,特别是新课改的实施,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把语文的语法的分量看得相当轻.这在高中文言文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过程中,需要高一语文教师补上一节语法课.而本人在这紧要的衔接过程中归纳了一种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把语法分析引入文言文,文言文的句子成分就显而易见了。
主谓宾定状补成分及其词性:
(定)+主+[状]+谓+<补>+(定)+宾
             I  I  I  I  I   I  I
             形  名  副  动  副   形  名
(注意点明成分的顺序先后)
  一、从词性的角度看古代词语活用
(1)主语一般需要名词充当
在现代汉语中也是如此。
但这里要提到一个特殊的语法情况,充当主语的是一个短语而不是名词;
例:“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谓语动词是“私”(偏爱),那么“私”的前面就是主语部分,“私”的后面就是宾语成分。这时候的短语“妻之美我者” 充当
句子的主语,具体分析见第三大点。
(2)谓语一般由动词充当
   现代汉语中也是如此。这里提两种情况。
A、古代,名词放在谓语的位置,充当谓语的情况即名词活用做动词。
例:“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中的“礼”本来指“礼数”,放在状语“庙”(在庙堂上)之后,即谓语的位置,做谓语,所以活用做动词,解释为“礼遇,礼戴”。
再如“晋军函陵”中的“军”本来指“军队”,放在主语“晋”(晋国军队)的后面,即谓语的位置,做谓语,所以活用做动词,解释为“驻军”。    
B、古代,形容词也可以放在谓语的位置,充当谓语。这些形容词必须先活用做动词。这样的情况又分两种:  a、使动用法。
例:“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摩厉之于义”。其中的“洁”“美”“饱”本来是形容词,可是它们被放在谓语的位置。这里先被活用做动词,然后从语境来看解释为“使他居住的地方整洁”,“使他穿的衣服漂亮”,“使他吃得饱”,这都是一种支配的语气。
再如“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中的“耻”也做谓语,解释为“使我们的国君在诸侯过面前蒙羞”。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