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32
- 资源简介:
约2840字。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把握情感。
2、吟咏品味,鉴赏手法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诗词,把握情感;吟咏品味,鉴赏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作家梁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不平凡的经历也成就了辛弃疾独特的词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去领略他词作的魅力!(书写标题)
二、出示目标:(齐读目标)教学目标:
三、检查预习:
同学们课下已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解释词语(幻灯片)
四、初读全诗,浅尝味道:
初读全诗。读准字音,读准句读;整体把握、初知情感
1、师: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读一下这首词。注意完成两个任务:
(1)读准字音、停顿
(2)初步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
2、读准字音句读。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首词。其他同学做好点评:
(1)读音(2)句读 (3)情感。
师:你们觉得她读的怎么样?找一位同学点评一下。好,不错!你能给我们读一下吗?
师:好,不错!请大家根据刚才的正音再来大声的读两遍。(完成读熟目标)
3、初步感知感情: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读这首词,你最初的感受这首词的风格是怎样的?能简单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
感情基调:悲愤、悲伤、悲壮师:同学们都谈到了“悲”,作者为什么这么悲伤?
生: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师:我们找一找词中有没有直接体现这种感情的词语、句子?
可堪回首无觅总被
师:除了这些还有吗?请看大屏幕(出示背景,找同学读一下)
师:很好,只有知人论世,我们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悲”,悲的原因是“报国无门”。下面我再找一个同学读一遍这首词,看能不能读出这种感情。
4、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