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同步练习9
- 资源简介:
约13170字。
8.2《登高》同步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回忆《登高》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登高》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四句重在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
B.“万里”指远离故乡,“百年”在诗中指的是一百年。“艰难”既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
C.杜甫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观照现实的结果,这样的诗句很能感染读者。
D.这首诗每联对仗,句法严谨,体现了诗人圆熟的创作技巧,历来为人称赞,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2.《登高》前四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熔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下面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指诗人为生活所迫,漂泊异乡,离家很远。
B.“百年”指诗人离家时间很长,表达了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C.“多病”指诗人疾病缠身,身体衰弱。
D.“独”是形容诗人独自一人登台,孤独寂寞的境况。
4.有人将《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压缩为“落叶萧萧下,长江滚滚来”。你觉得压缩好不好?
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和《登高》进行比较阅读,完成小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高》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B.《登高》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C.《旅夜书怀》首联孤弱的细草在风中飘摇不定,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衬托了作者的孤苦无依。
D.《旅夜书怀》尾联借景抒情,以沙鸥的比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
6.请比较两诗颔联写景手法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旅夜书怀①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