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多信息类文本阅读讲练
- 资源简介:
约10190字。
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多信息类文本阅读 讲练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多信息类文本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其对象主要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
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新高考卷考点分析一览表:
卷别 选材 考查内容 命题特点
2021年
新高考Ⅰ卷 非连续性文本 朱光潜《诗论》
钱锺书《读‹拉奥孔›》 ①命题思想: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思想的指引下,通过兼具“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题目形式,考查考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符合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层次。新高考卷的现代文阅读Ⅰ考查非连续性文本,题材多样,有一定的专业色彩,通过多元阅读、区间分析、综合归纳,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探究等能力的考查,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且有一定的难度。
②选材风格:新高考卷的现代文阅读Ⅰ采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形式。文本一般由2~4则非连续、相对独立但又围绕同一话题或主题的材料构成,总字数为2000字左右。2021年新高考Ⅰ卷共1838字。材料主题多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裁可以是论文、评论、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经典性,或紧扣社会生活热点,突出时代性,如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生态环保、重大决策、科技成果等方面,这些材料具有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多等特点。
③考查重点:多为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特点、论证思路或结构,探究材料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等等。
④题目设置:现代文阅读Ⅰ共设置五道小题,其中三道四选一式客观选择题和两道主观问答题;客观题每题3分,主观题分别为4分和6分,总分值为19分。
⑤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新高考Ⅰ卷在所选材料讨论诗与画的美学话题,还附有《拉奥孔》雕像的图片,给考生以美学熏陶,体现了对学生美育的考查。新高乙卷既有文字,又有图表,材料选择灵活、丰富。结合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的学术性论述文、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的科普文,以及2021年新高考Ⅰ卷来看,2022年新高考在选材、命题上可能还会有更多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