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备考:如何去读懂诗歌
- 资源简介:
约4460字。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备考:如何去读懂诗歌
从应试的角度看,我们该如何去读诗歌。
既然是考试,就要求必须读懂诗歌,而这个读懂并不是你随心所欲地去读,而是要求通过阅读你能够读到这首诗歌的共通情感。
什么是共通情感?就是无论这首诗歌是什么时代、什么人写的或者写的什么内容,你通过阅读可以认知到里面跨越千年仍然被人们认可的那种情感,这种情感具有共通性。比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歌,这首诗是诗人听说友人(王昌龄)左迁(贬官)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左迁之后的一些情感。
这个情感,我们今天也是能够感受到,为什么?因为当我们自己听说自己的朋友遇到困难后,也会想要对自己的朋友表达自己某种情感。这种情感从古到今都是有相似性的,或者我们说共通性。只有你能明白这种共通性,你才能真正的读懂诗歌。
那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歌,诗人对友人的感情到底什么呢?我们通过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句话可以知道,“愁心”是诗人对友人前路漫漫的担忧之愁。“明月”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我们当今社会是不是也是能够体会到的?
那么,这个读诗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呢?
▌ 从整体上,学会读诗
1. 先看标题,找出题目中的题眼。
『 你真的知道题眼是什么吗? 』
那么请你告诉我,杜甫的《月夜》,这首诗的题眼是“月”还是“夜”呢?想一想哦。
想到了吗?是“月”!
为什么?因为夜也许是平常一夜,但是因为有了“月”而不同。
所以,“月”具有区别特质的特点,那么“月”就是题目的题眼。
『 用实例巩固一下,认真地找出题眼。 』
①《咏素蝶诗》 题眼是什么?为什么?
题眼是——素蝶
因为素蝶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同时也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②《鹊桥仙•七夕》 题眼是什么?为什么?
题眼——七夕
因为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②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
③《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题眼是什么?为什么?
题眼——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