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复习备考:例谈小说情感的节制处理
- 资源简介:
约6050字。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复习备考:例谈小说情感的节制处理
《外国小说欣赏》单元话题“情感”中告诉我们:情感的处理,节制胜于放纵。并不是作者越大力气煽情,读者就越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相反,适当的隐忍和节制,让小说情节和人物自己说话,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人教版高中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情感”单元的选读课文,是一篇情感“节制处理”的典范。
本文从人物的情感节制和作者的情感节制(叙述的节制)两个方面分析作者对情感节制处理,从而细致地解读文本,感受作者充沛的情感和高超的叙事水平。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情感”话题的自读篇目。讲述了一个母亲去祭拜自己被当作小偷打死的儿子的故事。这篇小说被作者马尔克斯认为是他最好的小说。它的精彩之处在于情感的节制处理,以至于人们常常把它当做小说情感节制处理的典范。作者如何做到情感的节制呢?本文从小说人物情感的节制和作者情感的节制(叙述的节制)两个方面来分析马尔克斯高超的叙事艺术。
一、人物情感的节制处理
人物情感的节制处理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并没有抒发或者没有过多地抒发人物内心真实的情感。这种节制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立体饱满,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小说中人物情感的节制处理,首先是出于表现人物特点的需要,是人物在小说环境中合情合理的反映。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人物形象塑造的一个组成元素。这里就《礼拜二午睡时刻》中母亲和神父兄妹两组人物形象来分析小说人物情感的节制处理。
(一)母亲:痛失爱子却无法言说
母亲痛失爱子,无论怎样宣泄自己的丧子之痛都不为过,但是这里的母亲却几近克制。为什么母亲不愿意表现自己内心的悲痛呢?因为她的儿子是被人当做小偷打死的,他的死是不光彩的。但是母亲坚信自己的儿子是个好人,她来这里祭奠她的儿子,并为他正名。因此,这位母亲并不表现出任何的羞愧,反而一直以一种自尊、坚强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这种矛盾的状态使得母亲必须极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她的情感克制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刻画来表现。
1.自矜的外貌控制情感
母亲情感的节制,首先表现在她的外貌上,作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