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基础知识专项复习——汉字字形
- 资源简介:
约3950字。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专项复习
汉字字形
1.考查范围: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现代”二字说明不会涉及古汉语中的通假字、异体字和繁体字等特殊字形。“常用”二字限定了考查范围不会超出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规范”二字是指明文规定的书写标准。
2.考查对象:指“现代常用规范汉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和同音形近字,一般不会涉及生偏的难认字。
一、汉字与书法知识
1.汉字演变经过甲骨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金文(西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篆书(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文字)——隶书——楷书(又叫真书、正书,兴于汉代)——草书——行书;
2.书法的体有两种意思:楷体的“体”指汉字的字体。基本字体有楷、行、草、隶、篆五种。颜体的“体”指书法的个人风格。颜体即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书法作品的独特风貌,浑厚雄健,柳公权的楷书成为“柳体”,柳体的特点是清刚峻拔。
3.汉字的字体到魏晋时期才基本稳定,楷书直到唐代才成熟。行书在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时成熟。他的《兰亭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也被尊称为“书圣”。
4.书法的美,一是点画的美;二是用墨的美,书法用墨讲究枯、湿、浓、淡、轻、重;三是结构的美。唐代虞世南的楷书,温和优雅,从容不迫;怀素的草书,行云流水,宛转自如。
5.唐代草书的代表人物:“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张旭草书豪迈激荡,飞舞灵动,他被后人称为“草圣”。
6.苏轼、黄庭坚、米芾与蔡襄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的书法丰润,形体稍扁,用笔灵巧,写得既端庄刚健又流利婀娜。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新岁展庆帖》。黄庭坚的书法瘦硬稍长,用笔迟涩,既沉郁激荡又奇崛开张。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卷跋》《花气薰人帖》。
7.书法技巧:一是笔法。笔法的基本原则中锋用笔。四个动作调节笔尖:提、按、转、折。动作以运用手腕为主,加上手腕手臂的配合。古人把汉字的基本笔画概括为“永”字八法:侧(点)、勒(平横)、弩(竖)、策(挑)、趯(钩)、掠(长撇)、琢(短撇)、磔(捺)。二是结构。包括字的结构和篇章的结构。一个是处理好笔画的比例和位置关系,一个是处理好字与字的组合关系。这两者的基本要领一是均衡和谐;二是富于变化。三是笔顺: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外到内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